[实用新型]电动战斗陀螺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79193.9 | 申请日: | 2009-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144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16 |
发明(设计)人: | 赖理 | 申请(专利权)人: | 赖理 |
主分类号: | A63H1/00 | 分类号: | A63H1/00;A63H29/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战斗 陀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玩具陀螺,具体为一种电动战斗陀螺。
背景技术
以重心为支点,受力後能保持稳定的自身旋转状态,为陀螺,陀螺在全世界许多民族都有类似的旋转玩具,但是经过现代科技的研究改良,已经开发出各种千奇百怪的形式,并赋予各式各样的功能。
当一个物体受到数力的作用,若其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均为零,且各力对任一点之力矩和亦为零时,就称此力学系统是处于平衡状态。换言之,当物体呈现一种动者恒动、静者恒静的状态时,即可称之为平衡。物体在很多情况下都能呈现平衡状态,不只是在静止的时候,当它在动的时候也会达到平衡,有些平衡状态能持久,而有些只是短暂现象。一般而言,静态的平衡大多属于稳定平衡,动态的平衡则多属于不稳定平衡;当陀螺受力旋转时,因各方向离心力总和达到平衡,因此陀螺能暂时用轴端站立,保持平衡现象,接著受到空气阻力、地面摩擦、或陀螺重心问题等各因素的影响,使其旋转的力道逐渐减弱,等到旋转的动力消失时,陀螺也跟著左摇右晃的倒了下来。因此,如何制作挑选好的陀螺、拿捏抛掷的力道与掌握要诀,让陀螺抛得更准,转得更久,便成为玩陀螺者挑战的终极目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益智益乐的电动战斗陀螺。
本使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电动战斗陀螺,由陀螺底盘1、电动机2、锂电池3、弹簧旋转离心触点开关4、减震滚珠5、内轮6、发动齿轮7和战斗齿轮8组成,其特征在于:电动机2转轴朝下与陀螺底盘1相连,电动机2的上端的负极9与锂电池3的电池负极10,电动机2的正极11与弹簧旋转离心触点开关4的一端相连,弹簧旋转离心触点开关4的另一端与锂电池3的电池正极12相连,发动齿轮7设置在内轮6中心,内轮6与电动机2、锂电池3固定连接。
电动战斗陀螺的发动齿轮7设置于内轮6轴心位置,战斗齿轮8安装于陀螺底盘1的外边缘,减震滚珠5安装于陀螺底盘1和内轮6之间。
当拉链拉动发动齿轮后,内轮运动,带动弹簧触点开关连接,电路闭合,电动机运动,形成一个主动运动系统,带动主体结构持续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表现在:
结构简单,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适于商业行生产;
成本低廉,本实用新型产业化后价格低廉应用广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陀螺底盘、2——电动机、3——锂电池、4——弹簧触点开关、5——减震滚珠、6——内轮、7——发动齿轮、8——战斗齿轮、9——负极、10——电池负极、11——正极、12——电池正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例:
电动战斗陀螺,由陀螺底盘1、电动机2、锂电池3、弹簧旋转离心触点开关4、减震滚珠5、内轮6、发动齿轮7和战斗齿轮8组成,其特征在于:电动机2转轴朝下与陀螺底盘1相连,电动机2的上端的负极9与锂电池3的电池负极10,电动机2的正极11与弹簧旋转离心触点开关4的一端相连,弹簧旋转离心触点开关4的另一端与锂电池3的电池正极12相连,发动齿轮7设置在内轮6中心,内轮6与电动机2、锂电池3固定连接。
电动战斗陀螺的发动齿轮7设置于内轮6轴心位置,战斗齿轮8安装于陀螺底盘1的外边缘,减震滚珠5安装于陀螺底盘1和内轮6之间。
当拉链拉动发动齿轮后,内轮运动,带动弹簧触点开关连接,电路闭合,电动机运动,形成一个主动运动系统,带动主体结构持续运动。
在制作过程中,需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陀螺的重心点必须准确;2、内轮和外轮之间的摩擦力要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赖理,未经赖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791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精度分级叶轮
- 下一篇:大功率LED光子关节治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