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人工湿地砌体砖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79294.6 | 申请日: | 2009-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6271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哲维;张政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哲维 |
主分类号: | E02D3/00 | 分类号: | E02D3/00;E02D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9000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工 湿地 砌体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砖,具体地说,是一种应用于人工湿地的人工湿地砌体砖。
背景技术
目前,人工湿地治理中,一般采用碎石来铺设地表层,通过碎石之间的间隙来实现水流流通,以及方便微生物繁殖。但是,碎石铺设而成的地表,由于碎石之间的间隙大小各不相同,很容易造成间隙堵塞,影响湿地治理工作的开展。而且,由于地表由碎石铺设而成,一旦水流通道被堵塞,碎石清理工作十分繁杂,维护工作量十分庞大,使得地表一旦堵塞便在短时间内很难恢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工湿地砌体砖,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湿地地表水流通道容易堵塞、维护工作量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人工湿地砌体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人工湿地砌体砖内部沿其轴向上设有主通孔。
所述人工湿地砌体砖的各个面上均设有至少一个副通孔。
所述主通孔为圆形/椭圆形。
所述副通孔为圆形/椭圆形。
所述主通孔和副通孔均为圆形时,主通孔的直径大于副通孔的直径至少1mm。
所述主通孔和副通孔均为椭圆形时,主通孔的长轴大于副通孔的长轴至少1mm。
所述人工湿地砌体砖由矿渣/垃圾焚烧渣制作而成。
所述人工湿地砌体砖为上下表面为六边形的柱体。
本实用新型将砖的使用应用于人工湿地治理工作中,为方便铺设,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人工湿地砌体砖在形状上与普通砖相似,其上下表面为正六边形,在这种结构下,铺设时只需要按照使用砖来修建房屋的方式将人工湿地砌地砖对齐连接即可;为达到水流流通和方便微生物繁殖的目的,在人工湿地砌体砖内部沿其轴向开设一个主通孔,同时在各个侧面上开设多个副通孔,主通孔远远大于副通孔,而主通孔、副通孔的形状可以任意变化,其中以圆形和椭圆形为佳。
本实用新型主要应用于人工湿地治理中,充分实现了废物利用,降低了矿渣、垃圾焚烧渣对环境的影响,不仅能够极大地方便水流流通和微生物繁殖,大大提升湿地治理的效果,而且还大大减小湿地维护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人工湿地砌体砖,其结构为柱体,且其上下表面为正六边形。在其内部沿其轴向开设有圆形的主通孔1,在其各个侧面上还分别设有2个圆形的副通孔2。在铺设地表时,将每个相邻的人工湿地砌体砖的主通孔1对齐、副通孔2对齐,然后紧密连接在一起,利用主通孔1和副通孔2的连通性,当在人工湿地大面积地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人工湿地砌体砖时,可以形成很多条相互连通的通道,不仅能够为水流提供通道,还为微生物繁殖提供了着床,极大地方便了微生物繁殖,使湿地治理工作的效果大大提升。
实施例2
如图1、图3所示,人工湿地砌体砖,其结构为柱体,且其上下表面为正六边形。在其内部沿其轴向开设有椭圆形的主通孔1,在其各个侧面上还分别设有4个椭圆形的副通孔2。在铺设地表时,将每个相邻的人工湿地砌体砖的主通孔1对齐、副通孔2对齐,然后紧密连接在一起,利用主通孔1和副通孔2的连通性,当在人工湿地大面积地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人工湿地砌体砖时,可以形成很多条相互连通的通道,不仅能够为水流提供通道,还为微生物繁殖提供了着床,极大地方便了微生物繁殖,使湿地治理工作的效果大大提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哲维,未经张哲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792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光源的驱动电路
- 下一篇:改进的流动反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