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真空防漏输液软袋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79898.0 | 申请日: | 2009-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608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23 |
发明(设计)人: | 覃建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沱牌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1/10 | 分类号: | A61J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 防漏 输液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输液软袋,尤其是一种真空包装的防漏输液软袋。
背景技术
医药行业是和人类的生命安全健康相连接的行业,医用药品的制造生产、舱储运输和使用,都应该是一个非常严谨的过程。从输液软袋来讲,因为输液软袋的制造生产、舱储运输和使用一系列过程中,一部分输液包装袋体会可能会因为偶然的因素造成细小的微孔,从而产生药液的细微渗漏,并使药液与外界接触而被污染,因为这种细微的渗漏不能通过肉眼进行发现,所以,目前的医用输液软袋如果发生这种问题,就很难通过肉眼来进行检察到。软袋输液是否产生渗漏,目前必须借助于检测设备才能被发现,并且只有输液生产厂家才使用设备进行检测,医院或其它使用输液的场所并不配备检测设备,所以在运输和舱储过程中已产生细微渗漏的输液软袋,就会直接应用到病人身上,如果产生渗漏的输液使用到病人身上,极有可能会导致严重的临床不良反应,给病人带来不安全因素。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以上所述的输液软袋的缺陷,不让已产生渗漏的药液使用到病人身上,保证病人的安全,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产简单、在药液使用之前,能让医护人员准确简单并且不借助于检测设备便能检查出是否有细微渗漏的输液软袋包装。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由内包装袋2、内包装袋2内腔里的药液3、内包装袋2上的保护膜1构成,内包装袋2内的药业真空包装。
保护膜1紧贴内包装袋2,内包装袋2与保护膜1之间为真空结构。
内包装袋2内的压力为大气压力。
本实用新型在内包装袋2内使用正常压力,内包装袋2与保护膜1之间的压力为真空,若是在药品运输舱储过程中产生了细微渗漏情况,内包装袋2内的药业会进入到保护膜1和内包装袋2的夹缝中,并产生水珠或气泡,而且很容易通过肉眼看到。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两层包装,即保护膜1和内包装袋2,更能保证运输等过程中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本实用新型由内包装袋2、内包装袋2内腔里的药液3、内包装袋2上的保护膜1构成,内包装袋2内的药业真空包装。
保护膜1紧贴内包装袋2,内包装袋2与保护膜1之间为真空结构。
内包装袋2内的压力为大气压力。
在制造本实用新型的时候,先将药业灌装到内包装袋2里,并且实施密封,然后在密封好的内包装袋2外面套上保护膜1,并抽取真空,保证内包装袋2与保护膜1之间为真空结构。
当使用该种输液软袋时,只需要将输液袋对着灯光或其它光线较好的地方,用肉眼观查,发果有漏液的,会在内包装袋2层和保护膜1之间产生水雾和水泡,很明显地可以通过肉眼观测到。
上面已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进行的各种改型均没有超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沱牌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沱牌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798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自动咖啡机内胆
- 下一篇:一种具有自动合盖功能的电压力锅锅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