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瓶充电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80026.6 | 申请日: | 2009-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3696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13 |
发明(设计)人: | 陈清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清尧 |
主分类号: | H02J7/04 | 分类号: | H02J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163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瓶 充电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器,具体涉及电瓶充电器。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出行较普遍使用电动自行车、摩托车,其电瓶随时随地都可能出现电量不足现象,原配充电器普遍存在以下缺点:1、体积大,不方便携带;2、充电电流不可调,不便于快速充电;3、对旧电池不具有活化功能;4、电路复杂,一旦损坏维维价格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瓶充电器,该电瓶充电器具有定时、充电电流可调、快速充电和采用脉冲大电流充电活化电瓶等功能,具有体积小、性能安全稳定、造价低,可广泛应用于电动自行车、摩托车、汽车电瓶的快速充电。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技术问题是这样解决的:构造一种电瓶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供给、脉冲控制和电瓶充电电路;所述电源供给电路包括插头、停止、启动开关、时间继电器、变压器和整流桥,插头接入市电,整流桥输出正极与输出保险相连、负极端和充电电瓶负极相连;所述脉冲控制电路包括单结晶体管、放大三极管、阻容器件、输出变压器和可控硅等器件,输入端和整流桥正极相连接、输出端和电流表正极端相连接;所述电瓶充电电路包括电流表、电压表和充电端子,充电端子正、负极分别和电瓶的正、负极相连接。
按照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瓶充电器,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充电显示的指示灯LED,指示灯和限流电阻相串联,一端与输出保险相连接,另一端与整流桥输出负极端相连接。
按照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瓶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可控硅采用3CT50A,其阳极与输出保险一端相连接,其阴极与电流表相连接,其控制极与电阻R4相串联。
按照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瓶充电器,其特征在于:输出保险采用20A熔断式保险。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瓶充电器是根据人们驾驶电瓶车到单位上班等情况下常忘记携带充电器,当电瓶电量不足时,又希望快速充上电能而设计的,具有定时、充电电流可调、快速充电和采用脉冲大电流充电活化电瓶等功能,具有电瓶充电通用性,且经久耐用,电路简单、成本低廉,适合工厂大规模生产。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1所示,插头接入市电后按下按钮开关SB2,继电器K通电、K-1触点接通,时间继电器SJ的电机FS开始定时工作,定时时间可在0-999S内任意设置,SB1为停止充电按钮;市电经变压器降压到36V通过桥式整流器整流输出约43V直流电压,发光二极管LED指示灯点亮,输出直流电经输出保险FU2一路供给可控硅T1的阳极,一路经R5降压供给可控硅触发控制电路,经D4稳压管削波,形成梯形波,通过电位器RP及电阻R1对电容C1充电,当单结晶体管触发极电压上升到峰点电压时,单结管BG1导通,输出锯齿波电压经三极管BG2放大,由脉冲变压器耦合到可控硅T1触发极,可控硅T1导通,输出充电电流,经电流表、电压表监测对电瓶充电;在电流过零时可控硅T1截止,等待下一个触发脉冲,可控硅T1再次导通对电瓶形成脉冲充电;调节电位器RP,就调节了电容C1的充电速度,即调节脉冲触发的宽窄时间比,导致可控硅T1的输出电流大小得到控制,即控制了电瓶的充电速率。电瓶充电“+”端子为红色接线柱,与电瓶正极相连,电瓶充电“-”端子为黑色接线柱,与电瓶负极相连。
主要元件参数:B1选用220V/36V500W的变压器;SB1、SB2为φ10mm、触点额定电流大于5A的按钮开关;FU1选用2A的保险、FU2选用20A的保险;桥式整流二极管选用2CZ10A/200V;BG1选用BT33单结晶体管,T1选用3CT50A可控硅,BG2选用3DG12或C9014;电位器RP采用0-100K的线性可调电阻器。
本实用新型还可做出各种不同的变通方式,以上通过由附图1所示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作一步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主题的范围仅限于所描述的实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思想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的各种替换和变更,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清尧,未经陈清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800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下吸开放式生物质煤气炉
- 下一篇:感热式电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