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凹槽刹车片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80037.4 | 申请日: | 2009-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186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梅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梅向东 |
主分类号: | F16D69/00 | 分类号: | F16D6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7027 四川省攀***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凹槽 刹车片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条块接触式摩擦刹车片,外弧上有数条凹槽,该结构更适宜在高温环境下工作,促进汽车制动性能的稳定,本技术包括对刹车片基体强度的加强,应用于汽车鼓蹄式制动器。
背景技术
当今刹车片存在主要问题之一是摩擦过程中升温过快,刹车片表面的组织易发生软化,造成制动力的减弱,刹车疲软危及行车安全。
形成该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第一,制动摩擦材料是由粘合剂和多种添加剂组成的混合物,其中粘合剂(树脂或改性树脂)的耐温性在300℃-500℃,而实际摩擦温度平均在400℃-700℃,所以在这种环境下,刹车片组织形态处于一种不稳定状态,温度越高,刹车就越差。第二、刹车片与制动鼓呈弧形的面接触,在低温时,面积越大刹车效果越好,但随着温度的上升刹车片要产生膨胀变形,膨胀使组织变得疏松、软化,变形后又会影响结合面。高温时,面积越大热量集聚越大,制动力稳定性越差。
为了使刹车片在高温环境下能保持较强的制动力,制造行业也在不断地探索,但方法上仍集中在摩擦材料的替换,和配方的变化。
发明内容
本新型刹车片是运用物理方法,通过改变刹车片的形状和结构,来加强降温和抵抗变形,使其在高温环境下持续保持较强的制动力。
具体方法是:在刹车片的外弧上,横向、平行、间隔对称地开数条凹槽,用凹槽将板面分隔成多个条形面,形状呈条形块。凹槽的数量根据刹车片的弧长决定,但至少不低于二条,槽宽3-8毫米,槽深应根据刹车片厚度来决定,一般为片厚的五分之二,以确保基体的基本强度。
开槽后的刹车片在机械强度上有所减弱,在凹槽区容易应力集中,抗冲击性差。易从该部位发生断裂,所以必须对基体实施强度补偿。方法是在装填摩擦材料时,在基体部位加入一层或多层丝网,丝网采用金属,也可以用非金属材料,用丝网构成刹车片的骨架,提高抗断裂强度,预防在使用时出现冲击断裂。
刹车片采用凹槽结构,使中心区域的摩擦热能通过凹槽顺利向外散出,减少热量的集聚,抑制温度上升,平均工作温度可由过去的400℃-700℃降至350℃-600℃,改善了刹车片的工作环境温度。同时凹槽使刹车片的膨胀度降低,变形量减小,与制动鼓的压附力增强,对制动性能的稳定和增强有很大作用,较好地解决了热衰退现象。凹槽区还能够用于贮存部份摩擦产生的粉尘,减少往空气中的排放量,有利环保。在加工方式上,凹槽是通过模具压制成形,也可以用机床切削成形。丝网材料的硬度不能影响铆钉孔的钻削加工,网格间距不能太密和太疏。
附图说明
图1是凹槽刹车片的形状与构造示意图。
在图1中:(1)刹车片、(2)凹槽、(3)条形块、(4)丝网。
具体实施方式:
在普通刹车片(1)的外弧面上,开数条直线凹槽(2),凹槽呈横向、平行、间隔对称布置,根据普通刹车片(1)的不同规格,槽宽在3-8毫米,槽深是片厚的五分之二,数量在二条以上,使整片产生的热量均匀分布,并有利加大散热量。凹槽建立后,原有的弧面被分隔成多块凸起的条形块(3),“面”接触被改为“条块”接触,有利消气和抵抗热胀变形。
为补偿开槽使整片强度降低,在刹车片(1)的基体组织内部加嵌1-3层丝网(4),以形成坚固的骨架,丝网(4)是在制片过程中热压入内,平嵌夹在中间,为不影响钻削铆钉孔,金属丝硬度低于HRC25,网格不易过密,隔间距离为3-10毫米,也可以选用非金属丝材料替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梅向东,未经梅向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800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