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电站平面闸门止水座面和滑道座面加工专用铣床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80408.9 | 申请日: | 2009-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0579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发明(设计)人: | 殷高翔;吴前锋;刘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C3/00 | 分类号: | B23C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电站 平面 闸门 止水 滑道 加工 专用 铣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领域,特别涉及水电站平面闸门止水座面和滑道座面加工专用铣床。
背景技术
水电站平面滑动闸门和平面定轮闸门的止水座板面为达到较好的封水效果,闸门制造时需要在闸门整体试拼装状态下对闸门止水座板进行整体铣加工。同时为了确保闸门水封的压缩量一致且均匀,控制水封压缩量的闸门滑道的座面平面度要求也较高,需要在整体加工闸门止水座板面的同工序中加工闸门滑道座面,并以相同的加工基准面进行加工。由于闸门的尺寸都较大,为确保加工后整体平面度要求,止水座板面和滑道座面的铣加工是在闸门整体拼装状态下进行加工,所以加工范围较大,不适合采用常规铣床进行加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电站平面闸门止水座面和滑道座面加工专用铣床,能提高整体加工质量,能适合大型平面闸门大范围的止水座面和滑道座面加工,露天使用和整体移动性较方便。
一种水电站平面闸门止水座面和滑道座面加工专用铣床,包括专用滑台、移动滑台、滑架、动力头、铣刀、电机、电气柜,移动滑台设于专用滑台上,其下端轨面与专用滑台轨面配合并设有丝杆传动机构;滑架、电机、电气柜设于移动滑台上,其中滑架为水平放置缺口向下的L形,与移动滑台之间由丝杆机构传动,之间轨面为燕尾轨面,设于滑架上的控制摇柄控制滑架的横向运动;动力头设于滑架侧垂直面上,与滑架轨面配合并设有丝杆传动机构,动力头下端设铣刀,通过动力头上设置的摇柄控制铣刀的上下移动。
其中,专用滑台长5.5米,采用外挡边结构,上平面靠两侧为移动滑台滑动轨道,下面平靠两侧为专用铣床在钢轨上安装时的受力面,上下两平面为等高平行面,专用滑台两端装有移动滑台行程开关的限位装置,滑台上平面内侧装有移动滑台行走齿条。
本实用新型中的电气系统采用PLC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适合大型平面闸门大范围的止水座面和滑道座面加工,能提高整体加工质量,在露天使用和整体移动性及安装都较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2,一种水电站平面闸门止水座面和滑道座面加工专用铣床,包括专用滑台1、移动滑台2、滑架5、动力头9、铣刀11、电气柜7、电机4、电机6。移动滑台2设于专用滑台1上,其下端轨面与专用滑台1轨面配合,且两者之间设有丝杆传动机构,可沿专用滑台1纵向移动。滑架5、电机4、电机6、电气柜7设于移动滑台2上,其中滑架5为水平放置缺口向下的L形,与移动滑台2之间由丝杆机构传动,之间轨面为燕尾轨面,设于滑架5上的控制摇柄3控制滑架5的横向运动;动力头9设于滑架5侧垂直面上,与滑架5轨面配合并设有丝杆传动机构,动力头9下端设铣刀11,通过动力头9上设置的摇柄10控制铣刀的上下移动。
其中,专用滑台1长为5.5米,采用外挡边结构以防止润滑油外泄,根据需要还可设置回油池。其上平面靠两侧为移动滑台2滑动轨道,下平面靠两侧为专用铣床在钢轨上安装时的受力面,上下两平面为等高平行面,专用滑台1两端装有移动滑台2行程开关的限位装置13,移动滑台2上平面内侧装有移动滑台行走齿条12,同时专用滑台1两侧还设有方便吊装的吊孔19,以方便使用中专用铣床的频繁吊放安装。
另外,滑架5侧垂直面和上平面均可安装动力头9,用以加工垂直面和水平面的铣件。
本实用新型中电气系统由PLC控制,其操作按钮盘8为便于操作安装于滑架5上,电机4与电机6为变频调整电机,分别用于驱动快速行走机构和进刀行走机构。
使用时,先按专用铣床加工范围和闸门16加工面范围调整好钢轨14安放位置,用水平仪监控调整好钢轨轨面水平度要求,钢轨14的长度可根据闸门止水座面17和滑道座面18需加工的长度确定,专用铣床吊放于钢轨14上后两侧合适位置用压板组15压紧。然后控制移动滑台2、滑架5、动力头9动作,实现对铣件的加工。通过摇柄3横向移动滑架5人工调整铣刀11的铣加工宽度和位置,通过摇柄10控制铣刀11上下移动,通过控制按钮盘8控制移动滑台2纵向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804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电子装置外壳
- 下一篇:音圈的自由引线的弯线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