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滤及反渗透家用净水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80862.4 | 申请日: | 2009-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544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廖章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章秀 |
主分类号: | B01D61/08 | 分类号: | B01D61/08;B01D61/18;C02F1/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4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滤 反渗透 家用 净水器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净化设备,特别是供城乡家庭使用的饮用水的净滤器的制造领域。
二、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进程,环境污染的问题日益严峻起来,现代社会水资源的污染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活,水资源的日益污染,特别是对农村的影响最为严重。基本上是有条件的农户打井取水引入高架蓄水塔备用,无条件的就在河里和山沟里用橡胶管直接取水饮用,而目前全国90%以上的河流和地下水受到污染甚至严重污染,其污染更是令人发指,尤其是地下水铁、锰、碱、氯、悬浮物、胶体物、毒副产物、农药、细菌、泥沙、铁锈、固体杂质污染危害,即使是有井有水,也严重超标,无法饮用,威胁着人类的身体健康。一般乡镇没有使用类似城市自来水的条件,乡镇人口直接以地下水或地表自然水系作为饮用水的来源,其现状是,农村家庭饮用水污染、严重超标;城乡自来水部分超标,达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而上述污染的现状构成了对城乡人员健康的极大威胁。
现市面上公知的净水器产品设计构造较为简单,设计和制造上存在一定的缺陷,尤其是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的过滤及反冲洗排污、以及过滤精度和出水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成了该类产品的一个技术瓶颈,其产品主要是基于对超标井水和地表水水源的净化,达到一般饮用水的目的而设计的,不能解决农村人口直接采用地下水或地表水等水源经净化后优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成为纯净水的目的。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城乡超能净水加热-体机”(ZL200720080620.6)以及“农村家用超能组合式净水器”(ZL200820062692.2),前一种是以地下水和地表水为水源,采用平压颗粒活性炭过滤、进口KDF过滤、超滤膜过滤,后一种同样是以地下水和地表水为水源,采用人工复合滤料过滤、超滤膜过滤处理成为生活饮用水。
三、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结合我国实际,建设新农村,实现城乡一体化及国家对地震灾区人口安全饮水工程相配套,目的是提供一种超滤及反渗透家用净水器,以解决农村地下水和地表水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成为纯净水的问题。本新型的目的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超滤及反渗透家用净水器,包括超滤膜过滤装置、进口KDF滤袋,其特征在于,还具有RO逆渗透过滤装置:其封闭容器的上封头中设置有连接筒体的螺旋内丝口,筒体上口设置有连接上封头的螺旋外丝口,所述RO膜过滤芯设置在容器的中部,容器顶部设置有进水口,容器下部左侧设置有正冲洗排放口,容器底部开有出水口;所述超滤膜过滤装置的出水口与RO逆渗透过滤装置的进水口连通。
所述超滤膜过滤装置:其封闭容器的上封头中设置有连接筒体的螺旋内丝口,筒体上口设置有连接上封头的螺旋外丝口,所述超滤膜过滤芯和进口KDF过滤袋设置在容器的中部,容器底部设置有进水口,容器顶部开有出水口,容器下部右侧设置有正冲洗和反冲洗排放口;所述供水泵装置的出水口与超滤膜过滤装置的进水口连通.
上述设计中,本新型采用二级过滤装置以分别针对城乡饮用水处理的不同需要。如对城乡的部份超标自来水来说,本新型对其进行反渗透RO膜过滤处理,如对农村的地下水、地表水等水源而言,本新型对其进行超滤膜过滤、进口KDF滤袋过滤后,再进行反渗透RO膜过滤处理。
与现有技术(在现有人工锰砂过滤以及平压颗粒活性炭过滤处理的基础上)相比,本新型针对城乡水源,增加了超滤膜过滤、进口KDF滤袋过滤、反渗透RO膜过滤等处理步骤。本新型中,超滤膜过滤芯可有效去除水中的泥沙、铁锈、悬浮物、胶体、细菌、病毒、大分子有机物等有害物质;进口XDF过滤袋能有效去除水中的余氯,可溶性重金属,控制微生物生长,阻止硬垢的积累,除铁、降低氟化物、硝酸盐、硝酸盐和硫酸盐等,去除水中的细菌及藻类,能有效保护超滤的滤膜和反渗透RO膜;反渗透RO膜能有效去除水中的病毒、细菌、毒素、重金属、有害物质,去除水中的溶解盐类、胶体、有机物等,苦咸水的淡化,去除水中的一切杂质、热源、致癌物质、微生物等,不论是浊度、色度、PH值、大肠菌群、氯化物、氰化物、砷、汞、铅等有害物质,改善水质,使水质更加甘醇甜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章秀,未经廖章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808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喷灌专用流量补偿器
- 下一篇:新型精轧机热轧压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