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放大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82631.7 | 申请日: | 2009-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53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郝温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中亚通茂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F3/20 | 分类号: | H03F3/20;H03F3/189 |
代理公司: | 成都惠迪专利事务所 51215 | 代理人: | 梁田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放大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短波监测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新型放大器。
背景技术
射频功率放大器是人们使用非常广泛的一种电子产品,但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射频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失真就会使其产生新的频率分量,例如对于二阶失真会产生二次谐波和双音拍频,对于三阶失真会产生三次谐波和多音拍频。这些所产生的新的频率分量如落在通带内,将会对发射的信号造成直接干扰,如果落在通带外将会干扰其他频道的信号,因此就需要对射频功率放大器进行线性化处理,从而达到较好地解决信号的频谱再生问题。
射频功率放大器的基本线性化技术原理与方法不外乎是以输入RF信号包络的振幅和相位作为参考,与输出信号比较,进而产生适当的校正。目前实现射频功放线性化的常用技术有两种:一种为最常用的功率回退方法,即选用功率较大的管子作小功率管使用,实际上是以牺牲直流功耗来提高功放的线性度。采用该功率回退方法虽然简单易行,不需要增加任何附加设备,能有效的改善射频功率放大器的线性度,但是其效率非常低;同时,当该功率回退到一定程度,当三阶交调制达到-50dBc以下时,继续回退将不再改善放大器的线性度,因此在线性度要求很高的场合,完全靠功率回退是不够的。另一种就是采用预失真,所谓的预失真就是在功率放大器前增加一个非线性电路用以补偿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失真。采用预失真线性化技术虽然具有稳定性好、具有更宽的信号频带、能处理含多载波的信号以及成本较低的优点,但预失真却存在频谱再生分量改善较少,高阶频谱分量抵消比较困难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功率放大器完全靠功率回退不能很好改善其线性度以及高阶频谱分量抵消较困难的缺陷,提供一种能有效改善功率放大器的二、三阶失真以及具有大动态的放大特性的新型功率放大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新型功率放大器,主要由第一功率分配器,与第一功率分配器的一个输出端顺次相连的主功率放大器、第二功率分配器和第二延迟线,以及与第一功率分配器的另一个输出端顺次相连的第一延迟线、第一功率合成器、从功率放大器和第二功率合成器组成,所述第二功率分配器还直接与第一功率合成器相连,第二延迟线还直接与第二功率合成器相连接。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延迟线和第二延迟线的型号、结构完全相同;所述的第一功率合成器和第二功率合成器的型号、结构完全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功率合成器和第一功率合成器均为反向功率合成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而且还能有效的改善功率放大器的二、三阶失真。
(2)本实用新型的放大器在500KHz~30MHz频率范围内正常工作时,具有很大的动态放大特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功率放大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所示,现有的功率放大器包括有功率分配器,且该功率分配器的一个输出端经主功率放大器后与第一定向耦合器的一个耦合端相连,该第一定向耦合器的输出端则与第二定向耦合器的耦合端相连接,而第二定向耦合器的输出端则形成整个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OUT)。同时,功率分配器的另一个输出端经反向功率合成器后与误差放大器的输入端相连接,而误差放大器的输出端则还与第二定向耦合器的另一个耦合端相连接,同时,第一定向耦合器的另一个耦合端还直接与反向功率合成器相连接。功率分配器的输出端则形成整个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IN)。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第一功率分配器1的输入端作为整个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而它的其中一个输出端与主功率放大器2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主功率放大器2的输出端经第二功率分配器3以后与第二延迟线4的输入端相连,同时,第一功率分配器1的另一个输出端则直接与第一延迟线5的输入端相连,而该第一延迟线5的输出端则经第一功率合成器6、从功率放大器7后与第二功率合成器8的输入端相连接,且该第二功率合成器8的输出端作为整个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所述的第二功率分配器3的另一个输出端还直接与第一功率合成器6的输入端相连接,而第二延迟线4的输出端直接与第二功率合成器8的另一个输入端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中亚通茂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中亚通茂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826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