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潜艇隐蔽罩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83030.8 | 申请日: | 2009-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532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曹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G8/00 | 分类号: | B63G8/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潜艇 隐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隐蔽罩,尤其是用于隐蔽潜艇的隐蔽罩。
背景技术 隐蔽性是潜艇的一大特征。由于潜艇的外壳是由金属制造,光滑且反射声波,因而即便是加上消声瓦后,潜艇仍然容易被主动声纳发现。因此,如果能在消除潜艇自身震动燥音的同时,吸收来自外部的声波,则有利于提高潜艇的隐蔽性。特别是在潜艇处于静默潜伏时,隐蔽性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潜艇的潜伏时间和安全性。
中国专利CN1376615号所公开的“隐形皮动潜艇”专利(申请号:00122069.1),其外表酷似动物皮肤,尾舱上下及壁上装上吸声橡胶覆盖尾舱表面,蓄电池(或发电机)的电提供给电控制盘,再供给安装无噪声电磁动力装置、微声低速电机,在潜艇尾舱后经一对活动节接合活动的尾巴,潜艇外层包镶一层弹性皮;潜艇靠全身的“皮”活动的尾巴有规律的左右摆动而前进;没有推进器、垂直舵、水手舵,噪声小,没有固定不变的回波。该项专利的不足之处在于:潜艇靠全身的“皮”活动的尾巴有规律的左右摆动而前进,无法升降;尾部摆动而艇身不动,因此仍然有回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潜艇隐蔽罩,使潜艇处于静默潜伏时增加隐蔽性,提高潜伏时间和安全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潜艇隐蔽罩由罩体、浮球、石坠组成,其中,罩体由较疏松的化纤网布制成;浮球用化纤网布将塑料空心球包裹制成;石坠用化纤网布将鹅卵石包裹制成;浮球和石坠固定在罩体上,呈不规则分布,使罩体的表面形成不规则的凹凸状,增加伪装效果。当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罩体铺设在潜艇上方即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潜艇隐蔽罩具有积极的效果:结构简单,由罩体、浮球、石坠组成,其中,罩体由较疏松的化纤网布制成;浮球用化纤网布将塑料空心球包裹制成;石坠用化纤网布将鹅卵石包裹制成;浮球和石坠固定在罩体上,呈不规则分布,使罩体的表面形成不规则的凹凸状,增加伪装效果。使用时将罩体铺设在潜艇上方即可,操作简便;一方面,潜艇自身震动燥音能够被罩体吸收一部分,另一方面,从敌方主动声纳传来的声波能够被罩体吸收一部分,而穿透罩体的声波在撞击到潜艇前端返回时,又被罩体吸收一部分,因此能够提高潜艇的隐蔽性和安全性,适用于所有潜艇。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的说明,请参看附图:
附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附图1所示的结构包括:罩体1,浮球2,石坠3,潜艇4,海底5。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潜艇隐蔽罩由罩体1、浮球2、石坠3组成,其中,罩体1由较疏松的化纤网布制成;浮球2用化纤网布将塑料空心球包裹制成;石坠3用化纤网布将鹅卵石包裹制成;浮球2和石坠3固定在罩体1上,呈不规则分布,使罩体1的表面形成不规则的凹凸状,增加伪装效果。当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罩体1铺设在潜艇4上方即可。
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涉及上面所述的所有变化形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830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键槽深度尺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钢管在通径前的夹紧及自动对中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