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扩拉式皮肤消毒刷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83165.4 | 申请日: | 2009-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538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峻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35/00 | 分类号: | A61M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扩拉式 皮肤 消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术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扩拉式皮肤消毒刷。
背景技术
国内现有的手术术前消毒一般是用小棉球轻量沾取酒精或碘酒,在将要手术部位反复涂抹,以达到消毒目的。这种方法每次沾取的药量有限,而由于人体的皮肤具有细微褶皱,因此这种方法常常因为消毒液没有渗透到褶皱内而引起消毒不彻底,容易引起术后感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使消毒液与皮肤充分接触的扩拉式皮肤消毒刷。
解决本实用新型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扩拉式皮肤消毒刷由柄筒、活塞、横轴、扭簧、滚筒轴、滚筒、档片、管柄、棉纱、棉纱轴和渗液孔构成。其中,活塞处于柄筒中,并与柄筒成动配合关系,柄筒的下端与圆筒形的管柄相通且为一个整体。管柄的中部与横轴正交且为一体,横轴的两端各有一圆片形的档片。管柄的下端与圆管形的棉纱轴正交且相通。棉纱轴的侧壁上有多个直径在0.1-0.3mm之间的渗液孔。位于管柄两侧的横轴上各套有一个扭簧,两扭簧靠相邻两端头和相离的两端头分别与两个滚筒轴连接。每个滚筒轴处于圆柱形的滚筒中。滚筒的材料为橡胶材料,滚筒的表面有均匀分布的半圆形凸起。
操作时,先将棉纱轴浸入消毒液中,拉动活塞将消毒液抽入柄筒内,再握住柄筒并将棉纱对准要消毒部位轻压皮肤,两滚筒在压力作用下向两旁分离,在其摩擦力下,待消毒部位的皮肤即被拉伸,此时棉纱向下运动并与皮肤接触,来回移动柄筒,棉纱就一直在被拉伸的皮肤表面涂抹消毒液。另一只手可随时将活塞向下压,以使棉纱内的消毒液充足。
采用上述方案,能达到以下效果:
1.由于本实用新型可将待消毒部位的皮肤拉伸,致使皮肤褶皱内的皮肤暴露,可以充分地与消毒液接触,使消毒更加彻底。
2.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活塞,使棉纱内有可持续供液的棉纱轴,一方面避免了传统消毒方式中,用棉球反复沾取消毒液的繁琐过程,使操作更简单,同时也保证了面纱内始终具有充足的消毒液,保证了消毒的彻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中:1.柄筒 2.活塞 3.横轴 4.扭簧 5.滚筒轴 6.滚筒 7.档片 8.管柄 9.棉纱 10.棉纱轴 11.渗液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扩拉式皮肤消毒刷由柄筒1、活塞2、横轴3、扭簧4、滚筒轴5、滚筒6、档片7、管柄8、棉纱9、棉纱轴10和渗液孔11构成。其中,活塞2处于柄筒1中,并与柄筒1成动配合关系,柄筒1的下端与圆筒形的管柄8相通且为一个整体。管柄8的中部与横轴3正交且为一体,横轴3的两端各有一圆片形的档片7。管柄8的下端与圆管形的棉纱轴10正交且相通。棉纱轴10的侧壁上有多个直径在0.1-0.3mm之间的渗液孔11。位于管柄8两侧的横轴3上各套有一个扭簧4,两扭簧4靠相邻两端头和相离的两端头分别与两个滚筒轴5连接。每个滚筒轴5处于圆柱形的滚筒6中。滚筒6的材料为橡胶材料,滚筒6的表面有均匀分布的半圆形凸起。
操作时,先将棉纱轴10浸入消毒液中,拉动活塞2将消毒液抽入柄筒1内,再握住柄筒1并将棉纱9对准要消毒部位轻压皮肤,两滚筒6在压力作用下向两旁分离,在其摩擦力下,待消毒部位的皮肤即被拉伸,此时棉纱9向下运动并与皮肤接触,来回移动柄筒1,棉纱9就一直在被拉伸的皮肤表面涂抹消毒液。另一只手可随时将活塞2向下压,以使棉纱9内的消毒液充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峻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峻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831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