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硬线单绕组共模电感立式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84411.8 | 申请日: | 2009-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78492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开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永力电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17/06 | 分类号: | H01F17/06;H01F27/2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223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硬线单 绕组 电感 立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感装置,特别是一种硬线单绕组共模电感立式装置,其是一种能通过大电流的共模电感立式装置。所提到的“立式”是指磁环圆心的轴心线与安装的平面垂直。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电流密度小于等于400A/cm2的共模电感卧式装置,是采用让导线从磁环穿过,再分别固定导线和磁环的结构。随着各类电源模块(如交流整流器AC/DC、直流变换器DC/DC、逆变器DC/AC等)的功率越来越大,导线的电流密度也越来越大,也就要求导线截面积也越来越大。要从磁环穿过的又短又粗的导线,不但穿线和固定困难,而且占用空间也大,难以实现产品结构的小型化。若而要保证产品的质量,就要改进制造安装手段,从而导致其加工工艺复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并设计一种硬线单绕组共模电感立式装置,以解决大电流共模电感的传统结构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包括磁环和单芯硬线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环有一块或多块;单芯硬线绕组有两组,采用两个铜条分别穿过磁环组成,在穿过磁环的中心的两个铜条之间装有绝缘板;装有印制电路板单芯硬线绕组和绝缘板的磁环安装在印制电路板上,磁环的圆心的轴心线与印制电路板的平面垂直。
其特征在于,两个铜条为同一构件。
其特征在于,两个铜条分别穿过磁环,并与印制电路板的连接,采用绝缘胶的填充来固定磁环。
其特征在于,两个铜条的一端分别对称穿过磁环的中心和印制电路板并被印制电路板固定,两个铜条的另外一端留在磁环外与印制电路板配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构思新颖,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安全,可有效地通过大电流,且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现有的传统共模电感的装置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现有的传统共模电感的装置,其中导线从磁环中穿过。导线呈圆形。随着体积增大多根圆形导线穿过导线就很困难且不容易固定。
如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磁环2,由两个铜条1、4构成的两组单芯硬线绕组,磁环采用高磁导率材料制成。两个铜条1、4加工成相同形状的构件,三块磁环2水平叠放,组合在一起,在三块磁环2中,两个铜条1和4的一端分别对称穿过磁环2的中心和印制电路板5并被印制电路板5固定,两个铜条1和4的另外一端留在磁环2外与印制电路板5配接。磁环2的圆心的轴心线与印制电路板5的平面垂直。穿过磁环2的中心的铜条1、4的一端相互之间安装有绝缘板3,将构成两组单芯硬线绕组的两个铜条1、4隔离开来。留在磁环2外的两个铜条1和4的另外一端的端头与印制电路板5上的支承端子连接,铜条1和4的两端在印制电路板5的连接以固定磁环2、绝缘板3所处位置。铜条1和4的截面积大小决定了共模电感的电流特性。采用绝缘胶填充磁环2,固定磁环2。根据需要磁环2可以使用一块或多块。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永力电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永力电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844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集热器板芯的打压夹具
- 下一篇:一种铜合金扁线成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