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宫腔防粘连贴膜的植入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84630.6 | 申请日: | 2009-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4586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邱学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半边天医疗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31/00 | 分类号: | A61M31/00;A61B17/42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074湖北省武汉市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宫腔防 粘连 植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宫腔防粘连贴膜的植入装置,适用于在妇科子宫疾病手术后方便、准确地将防粘连贴膜植入宫腔,从而有效地防止组织粘连。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因流产、手术及炎症等原因导致子宫颈、子宫内膜及肌层的创伤,伤口发炎后发生粘连的情况在临床上非常普遍,而宫腔内一旦发生粘连,则有月经失调的表现,甚至临床出现闭经造成不孕。目前宫腔粘连的治疗多采用扩张棒扩张后放宫内节育器的方法,但这种手术盲目、不能恢复原来的宫腔形态,且再粘连的发生率高。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出现了使用宫腔镜或B超监护下进行的分离术,但操作较为复杂,仍需放置宫内节育器防再粘连,而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上述不足而进行的研究,利用特殊的植入装置,将临床上已得到验证的聚乳酸防粘连膜方便、准确地放置于宫腔内,利用膜的屏障作用及膜的降解与术后粘连形成的时差作用把手术创面和周围组织隔离开,避免它们直接接触产生粘连,手术创面愈合后,聚乳酸防粘连膜逐渐降解为乳酸单体,参与肌体的代谢,最后排出体外,本实用新型操作简便,对患者不产生副损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了一种宫腔防粘连贴膜的植入装置,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注射患者时无任何疼痛,适用于各类药物的注射,尤其适用于多囊病变组织的注射。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措施:
一种宫腔防粘连贴膜的植入装置,它包括防粘连膜、植入杆、套管、手柄和手控气囊,其特征在于:植入杆为中空管,其前端为植入头,植入头上设有2-30个充气孔,并装焊有弹簧片,植入杆穿入手柄内并从下端穿出成为充气口。防粘连膜为袋状,充气成球型,端口套于植入头与弹簧片的张角内,整个夹装于套管和植入杆的间隙内。套管套装于植入杆外,内径配合,后端设有套管柄并与卡装于植入杆上的定位销旋接,通过定位销固定。手控气囊装于充气口上,通过挤压气囊将气体穿过植入杆从充气孔充入防粘连膜内。使用时先将套管后端的套管柄与定位销旋接为一体,再将未充气的防粘连膜端口套于植入头与弹簧片的张角内,再将其余部分绕卷于植入头管壁上,同时向前推动套管柄,使套管完全套于植入头上且两者前端齐平,从而将防粘连膜夹装于植入杆与套管管径的间隙内,再将手控气囊装于充气口上。手持手柄将装好防粘连膜的植入器从阴道、宫颈置入到宫腔内需要防粘连的部位,向后移动旋接在一起的定位销及套管到植入杆的相应标记处,从而露出装好的防粘连膜而又正好将其压于弹簧片下,挤压手控气囊使气体通过充气孔充入防粘连膜使其充成球状,使其紧贴于宫腔壁上,从而对手术创面组织进行有效的隔离,放置完毕后再向后移动定位销和套管,释放整个防粘连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准确、方便地将加工成球型的宫腔防粘连贴膜经过阴道、宫颈等人体腔道植入宫腔,并通过手控气囊的充气最终使球型宫腔防粘连贴膜(如聚乳酸防粘连膜)张开并完好的贴于宫腔创面或宫腔壁,从而避免人流等手术后宫腔出现粘连的情况,极大地减少了患者的痛苦。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宫腔防粘连贴膜的植入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宫腔防粘连贴膜的植入装置植入头结构示意图
其中:1-防粘连膜,2-植入杆,3-套管,4-手柄,5-充气口,6-手控气囊,7-定位销,8-充气孔,9-植入头,10-套管柄,11-弹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根据图1和图2可知,本实用新型由防粘连膜1、植入杆2、套管3、手柄4和手控气囊6构成。植入杆2为中空管,其前端为植入头9,并装焊有弹簧片11,植入头9上分布有2或4或6或8或11或15或18或21或24或26或28或30个充气孔5,植入杆2的后端与手柄4固定连接,并穿出手柄4下端成为充气口5用于装接手控气囊6;定位销7卡装于植入杆2上,并可依据植入杆2上标有的刻度前后移动;套管3套于植入杆2外,且其管径与植入杆2配合,可前后移动,其后端设有套管柄10并与定位销7螺旋连接;袋状的防粘连膜1为可充气为球型,端口套于植入头9与弹簧片11的张角内,并整个夹装于套管3和植入杆2的间隙内。
先将套管3后端的套管柄10与定位销7旋接为一体,再将未充气的防粘连膜1端口套于植入头9与弹簧片11的张角内,再将其余部分绕卷于植入头9管壁上,同时向前推动套管柄10,使套管3完全套于植入头9上且两者前端齐平,从而将防粘连膜1夹装于植入杆2与套管3管径的间隙内,再将手控气囊6装于充气口5上。手持手柄4将装好防粘连膜1的植入器从阴道、宫颈置入到宫腔内需要防粘连的部位,向后移动旋接在一起的定位销7及套管3到植入杆2的相应标记处,从而露出装好的防粘连膜1而又正好将其压于弹簧片11下,挤压手控气囊6使气体通过充气孔5充入防粘连膜1使其充成球状,使其紧贴于宫腔壁上,从而对手术创面组织进行有效的隔离,放置完毕后再向后移动定位销7和套管3,释放整个防粘连膜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半边天医疗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半边天医疗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846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突发性灾害自救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动停流输液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