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测量连铸机辊缝之间距离的辊缝仪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84831.6 | 申请日: | 2009-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2768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13 |
发明(设计)人: | 李铎;段晓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南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14 | 分类号: | G01B5/14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瑞棠 |
地址: | 430074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测量 连铸机辊缝 之间 距离 辊缝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量连铸机开口度的仪器,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测量连铸机辊缝之间距离的辊缝仪。
背景技术
在连铸设备中都需要用到多个辊子成对设置;成对布置的辊子,一个称之为内弧辊子,一个称之为外弧辊子,外弧辊子是固定的,内弧辊子可以移动,他们之间的距离称之为开口度。开口度是连铸机中的一个重要指标,直接影响铸坯质量,因此在连铸机使用过程中都要测量其开口度,并通过调节内弧辊子的相对位置来调节其开口度的大小。
现有的测量开口度的仪器和设备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含多个传感器和计算机软硬件的设备,在线测量,测量因素影响较多,虽然测量速度比较快,但是测量结果准确性不高,结构复杂,价格昂贵,而且在准备扇形段备件是不能使用。
另一种是使用原始的塞规加游标卡尺,完全由人工来操作测量,不仅效率低,而且在现场因场地的限制,操作者用塞规不方便,极易造成结果的不准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测量连铸机开口度仪器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测量连铸机辊缝之间距离的辊缝仪。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利用弹簧的特性和支撑轮与辊子的相切特性,实现了辊缝间隙的机械测量,显著提高了准确性,有效拓展了适用范围。
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包括数显表组件、铜螺母、压缩弹簧、活动杆、底部套筒、支撑轮、轴用弹性挡圈、小轴和机架;
从上到下,数显表组件、铜螺母、压缩弹簧、活动杆、底部套筒和机架依次连接;支撑轮通过小轴和轴用弹性挡圈固定到机架底部的两脚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首先调整数显表组件显示,使之成为准确的中间值,再将该仪器置于辊子上,使两个支撑轮和活动杆三点接触下面的辊子,并使数显表组件的数显表活动杆通过压缩数显表拉伸弹簧接触另一个辊子,此时显示的数值即为准确值。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优点和积极效果:
①活动杆可在机架和压缩弹簧允许的范围内自由活动,适用于不同辊子直径的开口度测量,可测辊子直径90mm-600mm;
②附带加长螺纹杆,使辊缝的测量范围加大,可测辊缝大小从60mm-320mm;
③测量准确,数显表组件测量精度可达到0.01mm。
④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满足实际工程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左视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爆炸图;
图3是加长螺纹杆的结构图。
其中:
1-数显表组件; 2-铜螺母; 3-压缩弹簧;
4-活动杆; 5-底部套筒; 6-支撑轮;
7-轴用弹性挡圈; 8-小轴; 9-机架;
10-加长螺纹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
一、总体
如图1.1、图1.2、图1.3和图2,本实用新型包括数显表组件1、铜螺母2、压缩弹簧3、活动杆4、底部套筒5、支撑轮6、轴用弹性挡圈7、小轴8和机架9;
从上到下,数显表组件1、铜螺母2、压缩弹簧3、活动杆4、底部套筒5和机架9依次连接;支撑轮6通过小轴8和轴用弹性挡圈7固定到机架9底部的两脚上。
如需要测量大辊缝,可将数显表组件1装在加长螺纹杆10上再一起装配,即在数显表组件1和铜螺母2之间连接有加长螺纹杆10。
二、各部件
1、数显表组件1是一种常用件,包括数显表外壳、数显表拉伸弹簧、数显表固定杆和数显表活动杆。
2、铜螺母2、活动杆4、底部套筒5、支撑轮6、小轴8、机架9和加长螺纹杆10是常用机加工件。
3、压缩弹簧3是一种普通圆柱螺旋弹簧。
4、轴用弹性挡圈7是一种标准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南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南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848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工气道湿化罩
- 下一篇:一种双鼠笼双端环高效异步电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