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固态去耦合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84992.5 | 申请日: | 2009-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3677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13 |
发明(设计)人: | 郭美多;代丽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美多;代丽娟 |
主分类号: | H02H9/02 | 分类号: | H02H9/02;H02H9/04;H02H3/08;H02H3/2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潘 杰 |
地址: | 430022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态 耦合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固态器件,特别是一种固态去耦合器。
背景技术
固态去耦合器是一种对直流隔离和对交流导通(如接地)的安全保护装置。它可用于:管道电位梯度接地垫的去耦合;对设备的交流故障、雷电冲击和开关暂态过程的多次重复过电压、过电流实施保护;不同金属结构间的去耦合;阴极保护系统中电气设备的交流接地和直流隔离;消除设备的交流感应电压等。
目前,国内还没有完全能满足于上述应用领域要求的去耦合器产品。国内也曾提出过一些组合方案,用气体放电管作为雷电冲击电流的保护,用晶闸管作为交流过电压保护......等。但气体放电管的寿命极其有限,仅为少数几次;晶闸管的直流隔离电压也不稳定,且难于针对不同用途和不同结构对于不同的直流隔离电压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固态开关放电管元件与电容器电路组合的固态去耦合器,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由固态开关放电管元件和电容器电路组合构成,其特点是:固态开关放电管元件为两路方向相反的开关放电管元件构成,电容器电路由电感器L、电阻器R和电容器C构成,固态开关放电管元件和电容器电路分别并联在输入端I和输出端O之间。
上述两路方向相反的开关放电管元件中的每一路开关放电管元件至少由两个开关放电管G串联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由于采用固态开关放电管元件与电容器的特殊组合,使其响应速度快,过流能力大,能有效地防止雷电冲击和交流故障过电压和过电流的危害,为设备提供有效的保护;2、在实施上述保护的过程中,器件不会出现不可逆转的损坏,因此,可重复使用的次数几乎是无限的;3、当本去耦合器承受雷电和交流故障的过电压和过电流时,器件本身为全导通状态,如器件一端接地,就可使被保护的设备处于很低的电位,有利于设备和人身的安全;4、直流隔离电压可以达到很低的值,而且可以根据应用的需求,设计和制作成不同的正、负隔离电压,可以方便地应用于不同的场合;5、固态开关放电管元件以非常低的电压,提供最好的过电压保护,其固态设计消除电弧,其传导电压比间隙避雷器低得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G-放电管、L-电感器、R-电阻器、C-电容器、I-输入端、O-输出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由固态开关放电管元件和电容器电路组合构成(图1)。本实用新型利用固态开关放电管与电容器电路的特殊组合可有效吸收和泄放雷电和交流故障而产生的过电压和过电流。因为,电容器上的电压不能突变,随着电容器上的电压升高,当其超过去耦合器设计的隔离电压时(此隔离电压一般约为几伏),利用固态开关放电管的快速导通特性,固态开关放电管元件立即导通,以泄放雷电或交流故障过电压和过电流,而且能限制于一个很低的电压;对于交流感应电流,电容器就是一个有效的通道;利用放电管的正向饱和压降,可以很方便地设计和制作成不同的隔离电压(+或-值、常规为1v至4v)以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完全满足对直流隔离和对交流导通安全保护装置的要求。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美多;代丽娟,未经郭美多;代丽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849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