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动力转向机及发动机的高压进/出油管总成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85352.6 | 申请日: | 2009-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4168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发明(设计)人: | 匡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匡立强 |
主分类号: | F16L33/207 | 分类号: | F16L33/207 |
代理公司: | 十堰博迪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高良军 |
地址: | 442000湖北省十堰市北京路***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 转向 发动机 高压 油管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动力转向机及发动机高压油管总成,包括高压进油管总成和高压出油管总成。
背景技术
目前载重车的动力转向机构中的高压进油管总成,如图1所示,是通过油管喇叭口内锥1与之对应的管接头外锥面2的线连接,加以密封胶进行密封防止漏油。由于是两个金属面的连接,对其光洁度及加工角度的要求都很高,同时,由于装配发动机的出油口及动力转向机进油口的管接头位置相对偏小,极易造成这两个接头与旁边的低压油管接头干涉。所以为了能方便的装配进出油管接头,就针对不同的油口位置加工出了不同大小及口径的管接头。此类的接头都是通过管接头上的压紧螺母前端的垫片将橡胶密封圈压在转向机及发动机进出油口的外端进行密封,这也对进出油口外端加工面的角度及光洁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即使加工精度达到了要求,但在装配过程中,其橡胶圈也极易错位,或受到外力拧紧的过程中也容易挤碎,造成漏(渗)油。
发明内容
为了避免油管与接头连接处及接头与进出油口连接处漏(渗)油,提高油路连接的密封可靠性,本实用新型提出动力转向机及发动机的高压进/出油管总成。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动力转向机及发动机的高压进/出油管总成,包括橡胶管体,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根钢管,钢管弯折成“L”型或不折弯,钢管的一端通过钢套与橡胶管体叩压连接;钢管的另一端的管口是喇叭口,喇叭口的根部设有垫圈、橡胶密封圈套件,垫圈、橡胶密封圈套件后面设有连接螺母套在钢管上。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单独装配的管接头取消,直接将管接头与油管连接成一个整体,简化了结构,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密封性能。适用于汽车动力转向机及发动机的高压进油管总成、高压进油管总成。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高压进油管总成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的动力转向机及发动机的高压进/出油管总成,包括橡胶管体3、一根钢管5,钢管5弯折成“L”型,钢管5的一端通过钢套4与橡胶管体3叩压连接;钢管5的另一端的管口是喇叭口6,喇叭口6的根部设有垫圈8、橡胶密封圈7套件,垫圈、橡胶密封圈套件后面设有连接螺母9套在钢管上。
所述的钢管5弯折成“L”型,是为了适应空间连接的需要。钢管5在不需要弯折连接的场合,也可以不弯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匡立强,未经匡立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853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向调整固定座
- 下一篇:煤矿防爆电气设备用大电流过线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