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节能型铸石热处理生产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85390.1 | 申请日: | 2009-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587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余阳春;付力;余斌;杨利华;侯细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冈市华窑中洲窑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3/20 | 分类号: | C01B33/20;F27B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8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型 铸石 热处理 生产 设备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冶金工程技术设备,尤其是涉及到一种温度稳定、控制灵活的节能型铸石热处理生产设备。
二、背景技术
铸石是一种采用天然岩石或工业废渣为主要原料,经配料、熔融、浇注、热处理等工序制成的晶体排列规整、质地坚硬、细腻的热处理加工而成的硅酸盐结晶材料,它具有很好的耐腐蚀、耐磨性能,广泛应用于煤炭、民用冶金、化工、电力等行业的大型煤仓、焦仓、水渣仓、汽车火车卸煤沟、溜槽、刮板机、圆盘给料机、除尘器、除灰尘管道等磨损和腐蚀较严重的设备衬里。铸石材料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材料,它能在一定部位代替某些金属材料或其它材料;它能降低成本,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维修工作量,保持设备的工作稳定性。随着铸石产品的广泛应用,应用于铸石热处理的生产设备也是不断革新,其工艺设备主要由冲天炉、前炉、结晶炉、退火炉组成,冲天炉和前炉主要完成铸石原料的熔化工序,熔融状态的铸石液由浇注口流出,流入模具中,然后送入结晶炉中结晶,再送入退火炉中退火。目前企业使用的结晶炉大多是间接式的几十个“立方形鸡窝窑”,产品需要一批批分别放入其中结晶,然后再取出放入退火炉中进行退火,由于结晶炉和退火炉是分开的,铸件需要在外界停留一定时间再完成退火,这就造成了大量热量损失,炉内温度不均匀,整体设备热效率低等问题。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了一种主要解决铸石结晶、退火工艺设备分离造成的热量损失严重、产品有效结晶率低、质量不稳定、劳动强度大等技术难题的节能式铸石热处理生产设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由一条辊道窑和一条隧道窑以及连接两条窑的热风系统等组成,所述辊道窑由金属框架、保温材质砌筑的窑墙、传送辊棒、烧咀以及设置于窑体上的助燃风管构成,并在窑尾底部设置了两个由粘土耐火砖砌筑而成的设有闸板的纵向烟气通道,通过烟气通道与埋设于地下横向烟气通道连通;所述隧道窑由金属框架和耐火保温材料砌筑的保温炉体、传动系统、管道系统、燃烧系统、控制系统构成,窑头端的一侧窑墙外设置了烟气通道系统,即在窑体一侧设置了纵向烟气通道和竖井,两者之间通过设有闸板的烟气通道相通,纵向烟气通道的下端进气口与埋设于地下的横向烟气通道相通,其上部与设置于窑墙上的进气孔洞以及设置于窑墙下部内的烟气通道相通,纵向烟气通道上设有闸板,竖井两侧各设置一台风机,通过设有闸板的排烟管道与设置于窑内产品上、下部火道支管相通。同时,在隧道窑的热处理后半段设有风机从间接冷却壁抽出的热风通过风机送到辊道窑高温助燃,辊道窑高温余热送到隧道窑前半段对需退火的产品热处理。整个装置均采用PID控制仪表进行自动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退火炉与结晶炉通过热风系统连为一体,制品结晶后脱模直接送入退火炉中退火,退火炉间接利用了结晶炉的多余烟气,既大大节约了燃料,降低了劳动强度,同时使产品的热处理合格率得到大幅度提高.
四、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辊道窑窑尾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辊道窑窑尾结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隧道窑窑头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隧道窑窑头烟气通道剖面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隧道窑窑头烟气通道剖面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隧道窑窑头烟气通道剖面左视图。
图中:1、辊道窑,2、隧道窑,3、纵向烟气通道,4、横向烟气通道,5、闸板,6、纵向烟气通道,7、竖井,8、烟气通道,9、闸板,10、闸板,11、进气孔洞,12、烟气通道,13、窑墙。
五、具体实施方式
以建设一条日产量为25吨的铸石热处理生产线为例,需要建造一条窑炉长度为33.6米、内宽为620毫米的辊道窑1和一条窑炉长度为78米、内宽为1340毫米的隧道窑2,两条窑炉平行摆放,之间通过埋设于地下的烟气通道等组成的热风系统相互联通,通过余热充分利用达到节能降耗、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冈市华窑中洲窑炉有限公司,未经黄冈市华窑中洲窑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853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