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接触式石棉厚度检测仪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85471.1 | 申请日: | 200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2123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0 |
发明(设计)人: | 廖育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襄樊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B7/06 | 分类号: | G01B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1053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 石棉 厚度 检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对石棉生产过程中进行厚度检测的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接触式石棉厚度检测仪。
背景技术
在石棉生产过程中,对其厚度的动态进行跟踪检测的传统方法通常采用离线抽样检测和光电检测及红外线测量法,其中抽样检测不能保证石棉生产的整体质量,光电和红外线检测则会由于石棉的反光变化而使检测产生误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上的不足,提供一种接触式石棉厚度检测仪,具有随机全过程、高精度的检测,并随时掌握检测结果。
本实用新型包括传感检测电路中通过导线连接的R3、R4、RP1、RP2、P5、R6、R7、N1和相敏整流电路内相联的RP4、R8、R9、D2、D3、D4、D5、R10、R11、C10、C12,放大匹配电路中连接的R15、RP10、RP6、R18、R15、R16、R19、R20、R23、R24、R25、C17、C18及显示报警电路内导线连接的R26、R27、R28、R29、R30、R31、R32、C19、C20、N6、N7,其前端所装的联接传感轴通过内置相连的输出信号引线,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石棉厚度检测仪由传感检测电路通过导线依序连接相敏整流电路、放大匹配电路和显示报警电路组合而成。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各元件通过导线连接组成的电路匹配合理,由于设置传感检测,并将检测数据放大进行显示,使之检测精度高、数据全面、可靠性提高,与传统的抽样检测和光电、红外线测量相比,克服了不能全面、完整的检测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避免了石棉反光率变化带来误差的缺陷,使石棉生产的质量控制有了可靠保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实施例所示:石棉厚度检测仪由传感检测电路1通过导线依序连接相敏整流电路2、放大匹配电路3和显示报警电路4组合而成。
附图中:所述检测电路1由B2、R3、R4、RP1等构成,传感器主要由铁芯、初级线圈L1、次级线圈L21、L22构成,且L21、L22结构参数一致。铁芯的下端通过机械传动装置同被测体接触,当初级线圈中有交变电流通过时,在次级线圈中便产生感应电势.当反应实际位移(厚度)的传感器铁芯处于初始位置时,则两绕组的感应电势相等,电桥处于平衡状态,中间抽头输出电压为0。当实际位置发生变化时,传感器铁芯偏离初始位置,则两边绕组感应电势不相等,电桥失去平衡,RP1中间抽头有电压输出,输出电压为交流电压,其大小直接反应实际厚度的大小,其极性反应了厚度的正负变化。
所述相敏整流电路2主要由D2一D5、R8-R11、RP4等组成,为半波相敏整流电路。传感器铁芯向上或向下运动时,相敏整流电路输出与之相对应为正电压或负电压。由于交流输入信号频率很高,一般在12Khz左右,故只须加很小的滤波电容C12就可以使输出满足要求,并得到良好的动态灵敏度。
所述放大匹配电路3由N3、N4、N5组成仪表放大器来完成放大功能,同时通过调整其放大倍数,使其输出电压与显示仪表匹配,真实地反应实际测量值。其主要特点是N3、N4组成的同相输入放大电路完全对称,且参数选择一致,这样有相同的漂移量,当二者输出信号以共模形式加到N5的输入端,则漂移量相互抵消,极大地提高了测量的准确度。
所述显示报警电路4主要功能是正确显示石棉厚度值.该部分主要功能是将前级的厚度信号正确显示出来,同时设定报警点或偏差点,在厚度或偏差超出该报警值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监测仪显示仪表为选用4位半数字显示屏,与普通仪表相比,灵敏度高,可以有效地消除人为因素带来的误差。报警电路主要由N6、N7及相关元件组成.N6为电压比较器,调整RP11可以设定报警值,当厚度或偏差超出设定值时,N6输出低电平信号,使V9导通,通过C19的耦合作用,给由N7组成的单稳电路发出触发信号,N7为555定时电路,报警时间可由R32、C20来确定,报警输出可以接声光报警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襄樊学院,未经襄樊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854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自行车仪表发光指针结构
- 下一篇:散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