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铸钢坯表面质量在线检测系统的冷却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86053.4 | 申请日: | 2009-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552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罗祥英;蔡立欣;刘细犬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2/00 | 分类号: | B22D2/00;B22D1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周发军 |
地址: | 43008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铸钢 表面 质量 在线 检测 系统 冷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仪表检测系统的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连铸钢坯表面质量检测系统的工作环境十分恶劣,如环境温度高、钢坯表面氧化皮、灰尘、杂质大等。一般情况下,测量系统工作时,连铸钢坯温度都在800℃以上。当钢坯正好停留在测量传感器下方,测量系统的测量传感器,包括CCD相机和照明灯,会反复甚至长时间受到高温烘烤,极易损坏而导致整个测量系统不能正常工作。
为保证测量系统长期可靠的工作,解决好测量传感器的冷却防护问题成为关键。目前,一般的做法是采用石棉板隔热或在钢板内嵌上弯制铜管制成水冷板或将整个检测系统置于一间房子里,通过空调系统给房间进行降温,从而保证整个检测系统正常运转。但是上述的几种方法都有明显的缺点:采用石棉板隔热时,石棉板只能对800℃钢坯的辐射热起到一定的阻隔作用,降温非常有限,效果很不理想;使用铜管制成水冷板时,由于钢板和铜管之间是线接触,钢板的降温很慢,而且钢板和铜管的收缩率不同,水冷板容易变形;使用空调系统为测量系统降温的方法最大的缺点是成本很高,受场地限制,而且能耗相当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了一种集风冷和水冷与一体,冷却速度快、效果好,生产成本低的连铸钢坯表面质量在线检测系统的冷却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连铸钢坯表面质量在线检测系统的冷却装置,包括水冷板,所述水冷板由上下两块钢板组成,水冷板上安装有CDD仪表箱,水冷板的下钢板开有进水管,水冷板的上钢板开有出水管,所述CDD仪表箱上开有进气管。
进一步地,所述水冷板上下两块钢板之间的间隙内焊接有多个支柱。
优选地,所述水冷板的材料为不锈钢。
优选地,所述出水管的数量至少为一个。
进一步地,所述水冷板上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上开有多个出气口,所述出气口在照明灯的上方,所述照明灯安装在水冷板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装置集风冷和水冷于一体,冷却速度快,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并且有效的提高了水冷板耐压强度,降低了水的阻力,提高冷却效果和几何位置精度;水冷板的水循环通路采用焊接分割方式形成,上下钢板之间的间隙处焊接多个支柱,不同于常规的预埋铸管或弯制铜管,不仅成本降低,容易制造,安装方便,更提高了加工效率及加工的成品率,从而降低了加工成本;而且由于扩大了循环水与冷却板的接触面积而冷却效果极佳;在实际使用时,根据现场环境,调整整个冷却板的厚度、分割面积的大小和进出水管的多少即可达到想要的冷却效果,尤其适合高温、高热辐射、环境恶劣的场所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CCD仪表箱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水冷板7,水冷板7上装有CDD仪表箱5,水冷板7由上下两块钢板组成,水冷板7下钢板7开有进水管1,水冷板7上钢板开有出水管6,本实施例中出水管6的数量为一个,CDD仪表箱5上开有进气管2;水冷板7上下两块钢板之间的间隙内焊接有多个支柱,水冷板7的材料为不锈钢;水冷板7上装有支架8,支架8上开有多个出气口3,出气口3在照明灯4的上方,照明灯4安装在水冷板7上。
本实施例中水冷板7上下分别采用2mm和4mm厚不锈钢板制作,上下板间距25mm,两块钢板之间的间隙内焊接有多个支柱,将钢板分割成多个120mm×120mm的小块。这样,一方面在水冷板7内形成蛇形水循环通路,这种通路使冷却水的流动性好,无死角,另一方面提高水冷板7承受压强的能力,同时水冷板7的进出水方式采取低进高出的方式,以保证整个水冷板7内都充满冷却水。
当本装置开始工作时,冷却水由进水管1直接进入水冷板7,在水冷板7内蛇形流动,在流动过程中吸收热量,然后由出水管6排出,这样通过冷却水的不断循环带走热量,保证水冷板7温度低于30℃。CCD仪表箱5紧贴在水冷板7上,通过热传导方式对CCD仪表箱5进行冷却,保证CCD仪表箱5内的CCD摄像头9和滤光片10的工作温度低于标准工作温度(一般要求工作温度低于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860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裂缝波导天线固定支架
- 下一篇:一种叠片式短路电芯的返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