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次生风摆动式发电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86107.7 | 申请日: | 2009-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612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万瑾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瑾琳 |
主分类号: | F03D9/00 | 分类号: | F03D9/00;F03D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风 摆动 发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速公路次生风发电机装置,特别是一种次生风摆动式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是一个能源消耗大国,风是一种永不枯竭的资源。地球上的风能大大超过水流的能量,也大于固体燃料和液体燃料能量的总和。在各种能源中,风能是利用起来比较简单的一种,它不同于煤、石油、天然气、需要从地下采掘出来,运送到火力发电厂的锅炉设备中去燃烧;也不同于水能,必须建造大坝,来推动水轮机运转;也不像原子能那样,需要昂贵的装置和防护设备。风能的利用不仅简单,而且机动灵活,因此有着广阔的前途。另外,风能是一种清洁能源,它的利用不会产生任何的污染。目前,我国东北、华北、西北、东南沿海地区风能丰富带,对风能的利用、开发已经非常广泛,但是,对风能资源较为贫乏的地区,就无法利用风能进行发电了。
高速公路上,大量的车辆高速行驶时,中间隔离带上的小草、小树不停的摇动,这就是车辆行驶所产生的次生风,在高速公路中间隔离带上,安装小型风力发电机,利用隔离带两边高速行驶的车辆产生的次生风风能,带动风力发电机转动发电。风力发电机由叶轮和发电机两部分构成,风力发电的原理是,空气流动的动能作用在叶轮上,将动能转换成机械能,从而推动叶轮旋转,如果将叶轮的转轴与发电机的转轴相连,就会带动发电机发出电来。
然而,实地对次生风的监测,发现该次生风源是紊乱、间歇和无序的,这使得现有的利用次生风发电的专利设计方案中,其核心技术中安装在护栏或隔离带上的风轮或叶轮,很难因次生风而转动,也就是说次生风很难使风叶或风轮转动特别是不能按照设计向一个方向转动,因而现有专利方案很难实现发电,也没有看到实际在试验或运用的产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次生风摆动式发电装置,它包括集风箱(1)、进风喇叭口(2)、摆叶(3)、摆叶轴(4)、摆叶轴齿轮(5)、控制齿轮(6)、传动齿轮(7)、传动轴(8)、发电机(9),其特征在于:在集风箱(1)两对立面连接两个进风喇叭口(2),集风箱(1)内通过轴承固定安装的摆叶轴(4)与两进风喇叭口(2)轴线垂直设置,摆叶轴(4)上安装有摆叶轴齿轮(5)和摆叶(3),控制齿轮(6)与摆叶轴齿轮(5)啮合,并控制着传动齿轮(7)的转向,传动齿轮通过传动轴(8)与发电机(9)结合。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案
参见图1,将次生风摆动式发电装置安装在高速公路中间隔离带上,使两个喇叭口分别朝向两侧公路,当车辆行驶中产生的次生风通过进风喇叭口(2)进入集风箱(1)时,将作用于摆叶上,由于摆叶(3)对于风的作用方向没有特别的要求,甚至只要有微弱的、间歇的扰动就可以使摆叶(3)摆动,从而带动摆叶轴(4)转动,通过摆叶轴齿轮(5)让啮合的控制齿轮(6)转动,控制齿轮(6)将动力传递给传动齿轮(7)并控制着传动齿轮(7)单项转动,进一步通过传动轴(8)将动力传递给发电机(9)工作而发电。
实验结果显示:行驶的车速在70公里/小时,车辆的间隔在100米左右的距离时,就可以让摆叶摆动起来。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结构简单,紊乱、间歇和无序的次生风可以让摆叶实现连续的摆动而实现发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瑾琳,未经万瑾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861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自动缓冲台风冲击的风力发电装置的风叶
- 下一篇:平衡式浮球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