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烟叶堆垛密封帐幕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86679.5 | 申请日: | 2009-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508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李翊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翊玮 |
主分类号: | A01F25/13 | 分类号: | A01F25/13;A24B15/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烟叶 堆垛 密封 帐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烟叶堆垛密封帐幕。
背景技术
目前,库存烟叶在进行烟叶堆垛熏蒸杀虫和除氧保鲜时均要用到塑料帐幕进行密封,此时的熏蒸帐幕和除氧保鲜薄膜均是采用各自独立使用、用后拆封收存的办法,二者的密封方法和使用的塑料材料也不完全协同,实际工作中发生的费用相当高。另外,以前使用帐幕时的方法也相当简单,一是掀开帐幕的一角进行投药操作,二是使用橡胶和塑料管插入帐幕内进行施药操作,操作完成后拔出。上述方法简单而又缺乏严密性,缺乏系统的共用性和一体化操作的条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烟叶堆垛密封帐幕,该帐幕用于烟叶养护时具有多种功能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烟叶堆垛密封帐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塑料密封帐幕、进气控制接头、出气控制接头,塑料密封帐幕由塑料膜制成;进气控制接头设置在塑料密封帐幕的一侧面上,出气控制接头设置在塑料密封帐幕的另一侧面上;使用时塑料密封帐幕覆盖在烟叶堆垛上,并将烟叶堆垛围在密封的空间内。
所述塑料膜为复合膜。
所述塑料膜为防虫复合薄膜;防虫复合薄膜包括防虫层和加强层,防虫层位于加强层内表面,防虫层与加强层热合在一起;所述的防虫层的材料为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或涤纶材料中添加杀虫剂;杀虫剂的添加为每平方米防虫层添加0.001-100g杀虫剂。
所述塑料密封帐幕上设置有含有烟虫性外信息素的诱芯,含有烟虫性外信息素的诱芯位于塑料密封帐幕所围成的密封空间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塑料密封帐幕既发挥了隔离防虫的效能,制成的烟叶堆垛密封帐幕又可以随时提供气体熏蒸杀虫的场所;开启进气控制接头、出气控制接头并与相应的设备对接后可以实现熏蒸杀虫、排毒、除湿、降温、通风等功能,关闭进气控制接头、出气控制接头后则可以保持烟叶堆垛密封帐幕密封堆垛内部有一个稳定的仓储养护环境;因而烟叶堆垛密封帐幕用于烟叶养护时具有多功能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烟叶堆垛密封帐幕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塑料密封帐幕,2-烟叶堆垛,3-进气控制接头,4-出气控制接头,5-含有烟虫性外信息素的诱芯,6-抽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烟叶堆垛密封帐幕,它包括塑料密封帐幕1、进气控制接头3、出气控制接头4,塑料密封帐幕1由塑料膜制成;1~4个进气控制接头3设置(固定)在塑料密封帐幕1的一侧面上(本实施例的图1中采用2个进气控制接头3),出气控制接头4设置(固定)在塑料密封帐幕1的另一侧面上,进气控制接头3控制气流的进入,出气控制接头4用于抽气;使用时塑料密封帐幕覆盖在烟叶堆垛2上,并将烟叶堆垛2围在密封的空间内(进气控制接头3、出气控制接头4分别实现塑料密封帐幕所围成的空间的完全密封或者是与外界环境进行气流交换)。
塑料膜为复合膜,如3~5层共挤尼龙复合膜。
进气控制接头3、出气控制接头4均为可以控制气流交换的控制接头,可采用各种结构形式、各种材料(如金属或塑料),如常用的结构形式是管上设控制阀,或管的一端设一螺纹连接的封闭端盖,等等;进气控制接头3、出气控制接头4是烟叶堆垛2的密封空间与塑料密封帐幕1外面进行各种气体和能量物质交换的通道,可以随时开启或关闭;
所述塑料密封帐幕上设置有含有烟虫性外信息素的诱芯5(武汉东昌仓贮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烟草甲虫诱捕器或烟草粉螟诱捕器内的诱芯),含有烟虫性外信息素的诱芯5位于塑料密封帐幕所围成的密封空间内。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塑料膜为防虫复合薄膜;防虫复合薄膜包括防虫层和加强层,防虫层位于加强层内表面,防虫层与加强层热合在一起;所述的防虫层的材料为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或涤纶材料中添加杀虫剂;杀虫剂的添加为每平方米防虫层添加0.001-100g杀虫剂。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烟叶养护:可调控仓储环境的多功能烟叶堆垛密封储藏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1)、构建一个可调控仓贮环境的烟叶堆垛密封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翊玮,未经李翊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866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