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斜井扒渣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86937.X | 申请日: | 2009-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609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华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华忠 |
主分类号: | E21F13/04 | 分类号: | E21F13/04;B65G65/04;B65G67/04 |
代理公司: | 襄樊中天信诚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8 | 代理人: | 帅玲 |
地址: | 441104 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区邓***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斜井 扒渣机 | ||
1.一种斜井扒渣机,包括电气控制系统、液压及其控制装置、机械手装置、行车装置,输送装置的输送架(5)的一端通过铰轴直接与底盘架(21)铰接,另一端经升降油缸(25)与底盘架(21)铰接,操作架(16)上装有操纵控制机构(15),其特征在于:输送装置上装有可通过链式传动移动的料斗(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井扒渣机,其特征在于:机械手装置侧的输送架(5)的一端装有集料口(20),滚轮(7)分段装于输送架(5)上;主动链轮(3)装在输送架(5)的端部,由链轮液压马达(37)控制其转动,从动链轮(38)固定在输送架(5)的集料口(20)侧,链条(4)在链轮上;料斗(1)的两侧固定有滚动装置,底部装有链条固定座(2),料斗(1)的滚动装置也可以为滚轮(7);料斗(1)通过链条固定座(2)铰接在链条(4)上,链条(4)贴附在滚轮(7)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井扒渣机,其特征在于:行车装置的底盘架(21)上装有牵引器,其上的牵引电机(32)经牵引减速机(34)与牵引滚筒(36)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井扒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械手装置的回转座(9)上装有大臂(13),大臂(13)与斗柄(12)铰接,斗柄(12)与铲斗(17)铰接,回转座(9)与大臂(13)之间装有大臂油缸(10),大臂(13)与斗柄(12)之间装有斗柄油缸(11),斗柄(12)与铲斗(17)之间装有铲斗油缸(14),回转架(8)装有可驱动回转座(9)绕回转座支座使机械手装置整体实现横向转动的回转油缸(2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井扒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车装置,其底盘架(21)一端与后轨道轮(31)的车桥相连,另一端与前轨道轮(22)的车桥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井扒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车装置还可以为:其底盘架(21)一端与后轨道轮(31)的车桥相连,另一端与前轨道轮(22)的车桥相连,变速箱(40)、行走液压马达(42)、转向油缸(44)均固定安装在底盘架(21)上,行走液压马达(42)与变速箱(40)连接;变速箱(40)通过传动轴(39)与后轨道轮(31)的车桥上的差速器相连接;转向油缸(44)通过铰轴与前轨道轮(22)的转向机构相连;所述的行车装置还可以为:行走液压马达(42)装在前轨道轮(22)上,履带(47)环绕在前轨道轮(22)、后轨道轮(31)上,托轮(46)装在底盘架(21)上的托轮支架(45)上;所述的行车装置还可以为:变速箱(40)、行走液压马达(42)固定安装在底盘架(21)上,行走液压马达(42)与变速箱(40)连接,变速箱链轮(50)与变速箱(40)连接,后桥链轮(48)装在后轨道轮(31)的车桥上,链条(49)环绕在后桥链轮(48)与变速箱链轮(50)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井扒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的液压及其控制装置,齿轮泵(23)固定安装在底盘架(21)上,通过齿轮泵传动轴(24)与固定在底盘架(21)上的主电机(30)连接,齿轮泵(23)与底盘架(21)上的液压油箱(29)相通;液压油箱(29)、齿轮泵(23)相连后与操纵控制机构(15)上的多路控制阀相连,多路控制阀与铲斗油缸(14)、大臂油缸(10)、斗柄油缸(11)、回转油缸(26)、升降油缸(25)及链轮液压马达(37)之间均用液压油管相连;多路控制阀通过回油管与回油总管相连;回油总管与固定在底盘架(21)上的液压油散热器(33)、液压油滤清器、液压油箱(29)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华忠,未经王华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8693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卡丁车碰撞试验的专用托车
- 下一篇:教练车及通用运输车副制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