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曲轴磨削周向定位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87432.5 | 申请日: | 2009-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557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肖俭才;罗精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襄樊福达东康曲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5/42 | 分类号: | B24B5/42 |
代理公司: | 襄樊中天信诚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8 | 代理人: | 帅玲 |
地址: | 44100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曲轴 磨削 定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定位装置,特别是发动机曲轴磨削连杆颈时用于圆周方向定位的一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曲轴连颈磨削的周向定位装置有两种型式,其磨削精度均不能达到标准要求。一种是以曲轴第一曲臂侧面定位,如图8所示,1为定位板;2为夹具体;3为曲轴,定位板1用螺钉连接在夹具体2上,定位规格不同的曲轴时,需经常更换,使用不方便,同时,因其定位精度受前道工序加工误差和定位面形状的影响,故效率虽高,但无法保证第一连杆颈尤其是其余连颈角差要求,经常产生成批不良品或角差报废;另一种是用百分表手工校正第一连杆颈外圆,可以保证质量,但效率太低,劳动强度大,并存在手工随意性大的问题,因此,该方法已基本不采用。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曲轴磨削周向定位装置,以实现能够保证曲轴磨削精度、并有效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夹具体上装有曲轴支撑瓦,夹具体的一侧装有后支撑,芯杆穿入后支撑与夹具体的同轴孔内,锁块、定位块装在芯杆的两端,芯杆与夹具体之间装有铜套,芯杆与后支撑之间装有铜套,在后支撑处设有防滑橡胶和调节螺钉,定位块与曲轴的接触面为圆柱面型,也可为阿基米德螺旋线型面,定位块有角差标识刻线和调整垫片;螺杆、固定板分别固定在夹具体的两侧,压板的一端与螺杆可动连接,另一端的螺杆与固定板可动连接,并压紧在压板的槽内。
本实用新型将曲轴支撑在曲轴支撑瓦上,通过压板压紧,直接以被加工要素自身作为周向定位基准后磨削,有效提高曲轴连杆颈磨削的定位精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直接以被加工要素自身作为定位基准,消除了间接基准误差,且被加工要素已经过粗加工,具有较好的几何精度;
2、定位块与曲轴的接触面为阿基米德螺旋线形面或圆柱面,并在定位块上标记半径增减幅度(即角差调整幅度)刻线,因此,工艺上可根据半成品不同批次角差偏差值的情况,随时定向、定量偏磨第一连杆颈,以补偿前工序角差偏差值,调整方便。
3、成本低廉、方法简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放大图;
图4是图2的定位块5的局部放大图;
图5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主视图;
图6是图5的俯视图;
图7是定位块为阿基米德螺旋线形面的结构简图;
图8是现有技术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夹具体15端面装有曲轴支撑瓦10,以支撑曲轴16的轴颈;螺杆11、固定板14分别固定在夹具体15的两侧,压板12的一端与螺杆11可动连接,压板12可绕螺杆11上的销轴转动,另一端的螺杆13与固定板14可动连接,螺杆13可绕固定板14上的销轴转动,压板12开有槽,压板12通过螺母、垫片压紧,不需压紧时,只需旋下螺母,旋转螺杆13即可;夹具体15的一侧焊接有后支撑2,芯杆3穿入后支撑2与夹具体15的同轴孔内,芯杆3与夹具体15之间装有耐磨青铜铜套4,锁块1、定位块5装在芯杆3的两端,锁块1与芯杆3的连接为螺纹结构,在定位时起锁紧芯杆3的作用,并保证定位精度,保证定位点位置不变,定位块5套在芯杆3上,定位块5与曲轴16的接触面为圆柱面型或图7所示的阿基米德螺旋线型面,阿基米德螺旋线型面更有利于调整角差。
如图3所示,芯杆3与后支撑2之间装有耐磨青铜铜套7,可提高在芯杆3转动时后支撑2的耐磨性,后支撑2与芯杆3接触处设有防滑橡胶8和调节螺钉9,防止定位后旋转定位块向前移动芯杆3后,磨削过程中芯杆3在磨削振动时滑出。
如图4所示,定位块5为抱箍结构,通过旋转螺钉可使其抱紧在芯杆3上,定位块5有角差标识刻线(在图7中画出)及调整垫片6,为保证角差(半径增减)可微调,每转动5°,半径增加0.1毫米,定位块5制成可增减调整垫片6的结构,采用两个螺栓联接,可根据不同规格的曲轴16,调整垫片6的厚度,用于磨削不同半径的连杆颈时圆周方向定位。
如图5、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
1、将夹持曲轴16两端主轴颈的夹具体15装在机床头尾架上,其中头尾架的夹具体分别夹持一主颈,磨削连颈时分别用本实用新型使圆周方向定位,工艺上要求以第一连颈作为周向定位基准,第一连颈已经过粗加工,其加工前中心应与头架旋转中心重合才不会产生偏磨或引发其余连杆颈磨不起来;
2、穿入后支撑2的芯杆3和铜套4构成的整体既属直线移动副又属销轴转动副,定位块5可以随芯杆3转动,与第一连颈外圆接触,实现第一连颈周向定位,定位后旋转定位块5,向前移动芯杆3,曲轴16经螺杆11、压板12、螺杆13、固定板14及螺母组成的压紧装置夹紧后,此时可磨削第一连杆颈。磨削其它连杆颈时,采用上述方法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襄樊福达东康曲轴有限公司,未经襄樊福达东康曲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874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曲轴连杆颈磨削同步传动装置
- 下一篇:水位无线遥测收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