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温室棚面集雨及重力灌溉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87746.5 | 申请日: | 200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509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袁巧霞;樊启洲;宗望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9/24 | 分类号: | A01G9/24;A01G9/14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黄瑞棠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温室 棚面集雨 重力 灌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用灌溉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温室棚面集雨及重力灌溉装置。
背景技术
设施农业的出现,使保护地作物栽培面积迅速增加。到2001年,我国蔬菜设施栽培面积已达200万hm2,其主要集中在大中城镇郊区。大量的农业用水与居民、工业用水形成冲突,使得水资源利用的矛盾更为突出,因此积极进行设施栽培节水技术的研究意义深远。
从雨水资源上看,全球每年降雨总量达10万亿m3,我国为5万亿m3,特别是我国南方地区,降雨丰富。因此,设计利用温室棚面收集雨水,并通过蓄水装置中水面的自然高差进行重力灌溉,不仅降低灌溉运行能耗,而且最大限度地利用雨水资源,充分达到节水、节能、改善温室环境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温室棚面集雨及重力灌溉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温室、集雨槽、汇流管、蓄水池、过滤器、流量控制阀、干管和滴灌带;
在温室棚面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集雨槽,在温室底部的一端外设置有蓄水池,集雨槽、汇流管和蓄水池前后依次连接;
在蓄水池底部的出水口设置有过滤器,在温室底部设置有干管和滴灌带,过滤器、流量控制阀、干管和滴灌带前后依次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降雨时,雨水沿着两侧集雨槽流向汇流管,通过汇流管引入蓄水池储存;灌溉时,蓄水池中具有一定自重的雨水通过过滤器流经流量控制阀,由流量控制阀控制出水的开启、关闭和流量大小;雨水经过流量控制阀后流经干管,再经过干管均匀分配至各滴灌带;通过滴灌作用到作物根区附近表层土壤,供给作物根系水分,实现雨水就地收集和就地灌溉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优点和积极效果:
①利用温室棚面集雨,在南方多雨区降雨量正常情况下,基本上能满足作物灌溉的需要。
②温室棚面集雨既可减少水土流失,水质相对较好。与大型集雨场相比,还可减少投资,便于实施。
③利用水自身的重力作为动力,结构简易,投资小,节约电能,降低成本。
④采用滴灌带进行根区局部灌溉,湿润作物根区土壤,给作物提供一个土壤持水量相对稳定的生长环境,达到“灌溉是灌作物而不是灌土壤”的要求,从根本上提高水分利用效益.同时还可以降低温室土壤棵间无效蒸发及室内湿度,改善室内环境,提高果蔬的产量和品质.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南方多雨地区塑料单栋和连栋温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集雨槽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温室; 2-集雨槽; 3-汇流管;4-蓄水池;
5-过滤器;6-流量控制阀;7-干管; 8-滴灌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
一、总体
如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温室1、集雨槽2、汇流管3、蓄水池4、过滤器5、流量控制阀6、干管7和滴灌带8;
在温室1棚面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集雨槽2,在温室1靠北面的一端外设置有蓄水池4,集雨槽2、汇流管3和蓄水池4前后依次连接;
在蓄水池4底部的出水口设置有过滤器5,在温室1底部设置有干管7和滴灌带8,过滤器5、流量控制阀6、干管7和滴灌带8前后依次连接。
二、功能块
1、温室1
温室1为一种常用温室。
以武汉市南郊某塑料温室为例,长30m,单跨,跨度7.5m,檐高6m,脊高8.5m。
集雨面即温室棚面,材料为塑料薄膜。
2、集雨槽2
集雨槽2是用来收集温室棚面汇集的雨水,对于连栋温室,可利用天沟作为集雨槽。
本实施例为单栋温室,集雨槽安装在温室1的两侧屋檐处及北侧山墙处,固定在温室桁架上,一侧紧贴温室侧壁,集雨槽南高北低,具有1∶1000的坡度,北侧山墙处所设集雨槽的沿长度方向中部有两个出水口,出水口与汇流管3相连。集雨槽横截面积和出水口的尺寸与该地区的最大降雨能力及温室棚面面积的大小有关。通常情况下,该地区最大连续降雨量越大,温室棚面面积越大,要求其尺寸也越大。本实施例集雨槽由镀锌钢板制成,其横截面尺寸如图2所示。出水口尺寸为Φ100mm。
3、汇流管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农业大学,未经华中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877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