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输气管接头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87790.6 | 申请日: | 2009-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78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前香;薛改凤;冀汉巍;项茹;宋子逵;陈鹏;闻向东;鲍俊芳;张雪红;刘尚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7/60 | 分类号: | F16L37/6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胡镇西 |
地址: | 43008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气管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之间的接头,具体地指一种对焦炭进行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测试试验用的输气管接头。
背景技术
随着高炉强化冶炼技术的推广应用,高炉对焦炭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焦炭反应性(CRI)及反应后强度(CSR)是评价焦炭质量好坏的两个重要指标。按照国家推荐性标准GB/T4000-2008《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试验方法》对焦炭进行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检测的试验装置中,在反应器上的进气管和排气管分别连接有理化管,试验过程中通过进气管向反应器中通入氮气和二氧化碳,再经排气管排出。由于在此试验过程中电炉温度高达1100℃,理化管又靠近电炉炉体部分,受高温影响容易老化,常常产生裂纹漏气,甚至试验过程中断开,使氮气和二氧化碳不是按照试验要求的流量通入反应器中,这样的状况导致了试验结果不准确,同时,因需经常更换理化管,试验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目前理化管过于靠近电炉炉体、理化管受高温影响容易老化而产生裂纹或断开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确保试验结果准确性的输气管接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输气管接头,包括凹槽接头和凸头接头,所述凹槽接头由凹槽和凹槽连接管构成,凹槽端面开有与凹槽连接管相通的孔;所述凸头接头由凸头和凸头连接管构成,凸头中部开有供凸头连接管穿过的通孔;所述凹槽与凸头的型面为镶嵌配合结构,面与面精密加工,紧密接触;所述凹槽连接管的内圆柱面与凸头连接管的外圆柱面为插入配合结构,凸头连接管可方便地插入凹槽连接管中,实现凹槽接头和凸头接头的连接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与凸头相配合的型面为圆柱面,并可以采用内外螺纹连接。这样其加工简单、连接可靠。
输气管接头可选用合金钢材料进行机加工制作。其中,凹槽连接管和凸头连接管的长度可根据试验所需确定,将输气管接头连接并固定后,即可使与之连接的理化管尽量离开高温区。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反应器的进气管和排气管上连接本输气管接头后,可使理化管尽量远离了电炉炉体附近的高温区,解决了理化管受热容易老化断裂问题,使氮气及二氧化碳按照规定流量顺利通入反应器中进行试验,保证了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同时无需经常更换理化管,提高了试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进气管和排气管均在反应器上部时,本实用新型连接位置示意图;
图2为进气管在反应器下部、排气管在反应器上部时,本实用新型连接位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输气管接头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凹槽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凸头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凹槽和凸头的配合型面为圆柱面的输气管接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输气管接头在试验装置中连接位置示意图。输气管接头3安装在进气管1和排气管2上,另一端连接理化管4。
图3所示的输气管接头由凹槽接头5和凸头接头6构成。凹槽接头5的结构如图4所示,由凹槽7和凹槽连接管8焊接组成,凹槽7端面开有与凹槽连接管8相通的孔。凸头接头6的结构如图5所示,由凸头9和凸头连接管10构成,凸头9中部开有通孔,凸头连接管10穿过该通孔,与凸头9焊接成为一体。凸头连接管10的外径略小于凹槽连接管8的内径,凸头连接管10和凸头9的连接位置和凹槽连接管8与凹槽7的连接位置相对应,保证在凸头连接管10插入到凹槽连接管8内时,凹槽7和凸头9相配合,共同构成输气管接头3。
图6所示输气管接头的凹槽和凸头相配合的型面为圆柱面。也可为其它形状,如四面体型、六面体形等。该配合面为圆柱面时,凹槽7和凸头9之间可采用内外螺纹连接,其结构简单、稳定、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877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回流精馏塔回流比自动控制装置
- 下一篇:快速接头的安全扣把手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