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锅炉水膜除尘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87861.2 | 申请日: | 2009-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543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舒文洁;陈忠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舒文洁;陈忠元 |
主分类号: | B01D47/02 | 分类号: | B01D47/02;B01D53/78;B01D53/50 |
代理公司: | 荆州市亚德专利事务所 42216 | 代理人: | 陈德斌 |
地址: | 43402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锅炉 除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尘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锅炉水膜除尘装置,属除尘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锅炉是工业生产,民用生活方面的主要供热设备,使用非常普遍,但锅炉排放出的烟气中所含的粉尘和二氧化硫,也是环保必须控制的主要污染源之一。长期以来,锅炉烟气除尘所使用的除尘设备中,以双塔式水膜除尘器居多,双塔式水膜除尘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不断喷淋的水所形成的水膜,达到将烟气中的粉尘除掉,对所含的二氧化硫进行脱硫的目的。但该水膜除尘器对锅炉烟气的除尘、脱硫效果不太理想,还是有一定的粉尘和二氧化硫随烟气排放到空中,造成环境污染;而且水在不断喷淋的过程中运行成本很高,使企业的间接生产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运行成本低,除尘、脱硫效果好,安装使用方便的锅炉水膜除尘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的:
一种锅炉水膜除尘装置,它由壳体,进烟口,隔板,水膜发生器,出气口及水池构成,其特征在于:壳体的上部设置有进烟口,壳体的一侧设置有出气口,壳体内部的下方设置有水池,水池的上方设置有呈交错分布的隔板,其中在进烟口一侧的两个隔板之间装有水膜发生器。所述的水膜发生器为一呈90°角的管状物,其下部的出口端装有扩散管,扩散管的直径大于呈90°角的管状物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锅炉水膜除尘装置是在装置壳体内部的下方设置水池,在水池的上方设置进烟口和水膜发生器,工作时,通过引风机工作产生的负压力以及烟气的自身热量,使水池的水形成水蒸气而形成水膜,使之与烟气充分混合,而将烟气中的尘埃颗粒和二氧化硫除去。整个工作过程中不需要大量的水不断喷淋,解决了现有采用水喷淋形成的水膜除尘、脱硫效果不理想,而且用水不断喷淋运行成本很高,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该锅炉水膜除尘装置没有污水排放,不造成的二次污染,除尘效率可达99.3%,脱硫效率可达80%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锅炉水膜除尘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锅炉水膜除尘装置的水膜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进烟口,3、隔板,4、水膜发生器,5、出气口,6、水池,7、扩散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该锅炉水膜除尘装置由壳体1、进烟口2、隔板3、水膜发生器4、出气口5及水池6构成,壳体1的上部设置有进烟口2,壳体1的一侧设置有出气口5,壳体1内部的下方设置有水池6,水池6的上方设置有多个呈交错分布的隔板3,隔板3将壳体1的内部空间分割成多个独立但又相通的空间。这些由隔板3分割成的多个独立但又相通的空间其作用是,防止进入壳体1内的烟气在引风机(图中未画)的负压作用下,直接被排出而达不到除尘脱硫的目的。在壳体1内的进烟口2一侧的两个隔板3之间装有水膜发生器4,水膜发生器4为一呈90°角的管状物,其下部的出口端装有扩散管7,扩散管7的直径大于呈90°角的管状物的直径,使水膜发生器4的出口端形成向外扩散的阶梯形状(参见附图1-2)。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由进烟口2进入的烟气温度高达230℃,含有尘埃颗粒和二氧化硫的烟气进入壳体1内的由隔板3形成的空间后,直扑水池6的水面,烟气中较大的高温尘埃颗粒直接落入水池6中;同时水池6中的水又通过安装在壳体1外与出气口5相通的引风机工作所产生的负压和烟温的作用下,形成水蒸气并上升形成水膜,与进烟口2进入的烟气混合,使烟气中更小一些的尘埃颗粒和二氧化硫融入水膜中,完成烟气的第一次除尘脱硫。
与此同时,在引风机的作用下,进入壳体1内并完成了第一次除尘脱硫的烟气由水膜发生器4进入由隔板3所形成的又一空间,并在水膜发生器4的扩散管7的端口形成扩散后,直扑水池6的水面。与上同理,烟气中的热能进入水池6的水中并产生蒸气上升形成水膜,与完成第一次除尘脱硫的烟气再次混合,对烟气中更细微的尘埃颗粒和二氧化硫进行二次清除,使之融入水池6中,完成二次清除的洁净气体由出气口5排向大气,整个除尘脱硫工作完成。在整个除尘脱硫工作过程中,不需要大量水的不断喷淋,也没有污水排放所造成的二次污染,除尘效率可达99.3%,脱硫效率可达80%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舒文洁;陈忠元,未经舒文洁;陈忠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878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真空系统自动恒温恒压洗涤缶
- 下一篇:多功能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