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同时用于常规和精密紧窄测量的复合式万用表笔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87889.6 | 申请日: | 2009-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034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刘长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长亮 |
主分类号: | G01R1/06 | 分类号: | G01R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5 湖北省武汉市洪***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时 用于 常规 精密 测量 复合 万用表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同时用于常规条件下和精密排列缝隙及紧窄针孔处测量的复合式万用表表笔。
背景技术
为了保证使用的安全可靠,现有万用表笔的金属触头一般做成圆柱状,直径在2mm左右,使用时,在较大电子线路或PCB线路板等测量点既间距比较大、比较分散的情况下还能使用,但是在精密数字电路测量时,就显得笨拙,特别是对于集成电路,引脚越来越多、排列越来越密,测量精度难以保证,有的干脆无法实施测量。甚至有因测量笔端过于粗大,使得测量时笔端容易从测量点滑脱而搭在另一个焊点上而导致短路,使得集成块或集成电路烧毁,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另外在测量插针式电缆接头的时候,母头的插孔直径一般只有0.5mm,粗大的笔端也无法插入实施测量。中国专利200720101389.4公布了一种改良式万用表笔,其特征是表笔金属触头自与手柄相连的部份至前端部在1.4-0.2mm范围内过渡,整个表笔呈细长针状平滑变细,逐渐减为针尖状。它解决了精密测量的问题,但是针尖过细且无保护措施,极易造成折断或伤人。另一项中国专利97242173.4公布的特征是一种可通过套接结构变换测量头的万用表笔,其副测针采用了传统表笔的测针头且无保护措施,同样不能达到精密测量而又安全可靠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消除现有制造方案中存在的笔端粗大问题,同时又避免针尖式笔端容易折断和伤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设计科学、携带方便、工作安全且制造简单的复合式表笔。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复合式表笔,主要由用于常规测量活动的主测针1和用于精密紧窄测量的副测针2组成。主测针1按现有方案即直径2mm制作,副测针2的直径从1.4mm至0.2mm平滑过渡呈细长针状,可通过笔套3接于主测针1前端。副测针2在笔套3内穿过弹簧4,其粗端通过固定块5固定在弹簧4上。弹簧4的一端通过固定块5与副测针2固定,另一端与笔套3末端固定。固定块5为贯通结构,使副测针2粗端可与主测针1尖端直接相连。当实施精密紧窄测量时,将笔套3套接与主测针1上,副测针2在主测针1的推动下探出笔套3,构成一个具有针尖式结构的复合测试笔端。测试完毕,取下笔套3,副测针在弹簧4的作用下缩回笔套,起到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增加了一个隐含副测针的笔套,可以在常规测量的基础上实施精密紧窄测量,同时又可保护精细测针不被折断和刺伤人体。在商业角度上,隐含副测针的笔套也可向已有普通万用表的用户单独销售,实现利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主、副测针分离状态图;图2为主、副测针结合状态图
图中1.主测针2.副测针3.笔套4.弹簧5.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由副测针2、笔套3、弹簧4和固定块5构成的精密测量结构处于非工作状态,在弹簧4的作用下,副测针2龟缩在笔套3中,可保护其不被折断和刺伤人体。当进行精密紧窄测量时,按照图2的方式将上述部分与主测针1结合,副测针2即被推出笔套3,笔套3与原笔端共同形成整体式尖针测量笔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长亮,未经刘长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878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进气补偿结构的化油器
- 下一篇:一种二合一牙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