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锥型电磁炉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88264.1 | 申请日: | 2009-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379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16 |
发明(设计)人: | 邢志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邢志胜 |
主分类号: | F24C7/00 | 分类号: | F24C7/00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时立新 |
地址: | 450002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锥型电磁炉。
背景技术
电磁炉又名电磁灶,是利用电磁感应加热原理制成的电气烹饪器具,它由加热面板、高频感应加热线圈(即励磁线圈)、高频电力转换装置、控制器等部分组成。电磁炉使用时,先将磁导性金属制成的锅体放置在加热面板上,然后在加热线圈中通入交变电流,线圈周围便产生交变磁场,交变磁场的磁力线大部分通过导磁性金属制成的锅体底部,锅体底部金属部分产生交变的电流(即涡流),涡流使锅体底部内的铁原子高速无规则运动,原子互相碰撞、摩擦而产生烹饪所需要的热能,由于上述加热过程中的热源来自于锅具底部而不是由电磁炉本身发热后再传导给锅具,所以热效率要比以往炊具的效率高出近1倍,而且加热过程中没有明火,因此安全、卫生,但加热时锅体与加热线圈的距离不能过远,否则加热线圈产生的交变磁场不能有效在锅体内形成涡流。目前家用的炒锅的锅底大都为锥形,但目前市场上现有的电磁炉的加热面板都是平面型的,只能利用平底的导磁性金属炊具来进行烹饪,当炒锅等尖底炊具放在加热面板上时,仅有与面板接触部分的锅体能够产生涡流,因而无法有效加热锅内食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利用尖底导磁性炊具进行烹饪的锥型电磁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锥型电磁炉,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高频感应加热线圈,壳体顶部设有加热面板,加热面板上表面中部设有凹槽,该凹槽的下部截面小于上部截面,所述高频感应加热线圈与所述凹槽的槽壁对应设置。
凹槽为尖端朝下的锥形凹槽。
凹槽为圆台形凹槽。
凹槽的轴线与凹槽纵截面的左、右边线的夹角皆为30°至80°。
凹槽的轴线为垂线,凹槽纵截面的左、右边线为直线或曲线。
壳体上还设有一燃气炉。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
1.凹槽的设置使得炒锅等尖底导磁性炊具可以放在凹槽内;高频感应加热线圈的设置使得尖底炊具放在凹槽中的部分可以在电磁炉打开时受到交变磁场的作用而产生涡流,从而加热炊具内的食品。
2.凹槽为尖端朝下的锥形凹槽,使本实用新型可以利用锥形炊具进行烹饪。
3.凹槽为圆台形凹槽,使本实用新型可以利用底边为平面的尖底炊具进行烹饪。
4.凹槽纵截面的左、右边线与凹槽轴线的夹角皆为30°至80°,可以使大多数锥形炊具或圆台形炊具可以放入其中。
5.凹槽的轴线为垂线,凹槽纵截面的左、右边线为直线或曲线,可以使纵截面的侧边为直线或曲线的炊具放入其中。
6.壳体上还设有一燃气炉,使用时用电用气都很方便,用户可以根据电价和气价来选择使用电或燃气。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
图3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B-B剖面图;
图5是实施例三和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锥型电磁炉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有高频感应加热线圈2,壳体1顶部设有加热面板3,加热面板3上表面中部设有凹槽5,凹槽5的下部截面小于上部截面,高频感应加热线圈2与凹槽5的槽壁(包括凹槽5的侧壁和底壁)对应设置。凹槽5的轴线为垂线,凹槽5纵截面的左、右边线5A、5B为对称的直线且与凹槽轴线的夹角皆为30°至80°。其中,凹槽5可以为半径较小的底面朝下的圆台形凹槽,也可以为尖端朝下的锥形凹槽。
实施例二
如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凹槽纵截面的左、右边线5C、5D为对称的曲线。
实施例三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壳体1还固定连接有一燃气炉6。
实施例四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壳体1还固定连接有一燃气炉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邢志胜,未经邢志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882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