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循环流化床锅炉旋涡燃烧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89356.1 | 申请日: | 2009-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96752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健滨;邵永华;范运升;陈德山;赵宝凤;刘剑飞;遇慧莉;董建新;白林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中鼎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C10/12 | 分类号: | F23C10/12;F23C10/18;F23C10/20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霍彦伟 |
地址: | 451191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流化床 锅炉 旋涡 燃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烧设备,尤其涉及用于燃烧劣质煤和细粉煤燃料的流化床锅炉燃烧设备。
背景技术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技术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后迅速发展的一项很有前途的新燃烧技术,国内外对该燃烧技术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循环流化床锅炉主要是通过燃料颗粒经过分离器分离后由回料装置送回炉膛循环燃烧,从而提高了锅炉燃烧效率和锅炉热效率。目前内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用细颗粒较多的煤种时,由于细颗粒不能落到流化床上,而是直接进入稀相区后进入分离器,细颗粒的燃烧是先吸热再燃烧,燃烧过程很长。因此大量的不能被分离器捕捉的细颗粒未燃尽,就进入锅炉尾部,形成结焦、飞灰含碳量高及受热面磨损加剧,导致锅炉的燃烧效率和锅炉热效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强化燃料中细粉的燃烧来适应燃料颗粒的变化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旋涡燃烧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循环流化床锅炉旋涡燃烧装置,包括炉膛,炉膛下部设置有等压风箱,布风板设置在等压风箱上面,炉膛中部为稀相区炉膛,稀相区炉膛下部设置有燃料入口和循环返料入口,炉膛上部设置有双旋涡分离器,分离器出口设置在炉膛壁上,双旋涡分离器上设置有返料道进口,返料道进口通过水冷返料道与沸腾流化返料装置连接,沸腾流化返料装置通过循环返料入口与稀相区炉膛下部连通,炉膛上端设置有锅筒,所述稀相区炉膛内设置旋流挡板。
所述旋流挡板为稀相区炉膛内设置的前旋流挡板,前旋流挡板连接前挡板下集箱和前挡板上集箱。
所述旋流挡板包括稀相区炉膛内设置的前旋流挡板和后旋流挡板,前旋流挡板连接前挡板下集箱和前挡板上集箱,后旋流挡板连接后挡板下集箱和后挡板上集箱。
所述前旋流挡板和后旋流挡板是由水冷支撑架和耐火材料层一起构成的旋流挡板。
水冷支撑架是由水冷壁管组成的。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燃料从燃料入口进入锅炉,其中的细颗粒直接进入炉膛中部稀相区。炉膛上部燃料细颗粒经过双旋涡分离器分离由循环返料入口返回炉膛中部稀相区。空气由等压风箱及布风板送入炉膛下部与大颗粒燃料燃烧形成高温烟气。细颗粒与高温烟气在炉膛中部稀相区前旋流挡板及后旋流挡板的综合作用下形成旋涡涡流,细颗粒在此旋涡的作用下燃烧停留时间大大延长、燃烧进一步强化,燃烧更加完全。从而提高了锅炉的燃烧效率和锅炉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锅炉炉膛的纵向截面;
图2为本实用新型锅炉炉膛的横向截面。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旋涡燃烧装置,包括炉膛,炉膛下部设置有等压风箱1,布风板2设置在等压风箱上面,炉膛中部为稀相区炉膛9,稀相区炉膛下部设置有燃料入口5和循环返料入口6,炉膛上部设置有双旋涡分离器10,分离器出口12设置在炉膛壁上,双旋涡分离器10的左侧设置返料道进口16,返料道进口通过水冷返料道17与沸腾流化返料装置18连接,沸腾流化返料装置通过循环返料入口与稀相区炉膛下部连通,炉膛上端设置有锅筒11,所述旋流挡板包括稀相区炉膛9内设置的前旋流挡板7和后旋流挡板14,前旋流挡板7连接前挡板下集箱4和前挡板上集箱8,后旋流挡板连接后挡板下集箱15和后挡板上集箱13。所述前旋流挡板和后旋流挡板是由水冷支撑架和耐火材料层一起构成的旋流挡板。水冷支撑架是由水冷壁管3组成的。
所述挡板也可以是非水冷支撑架和耐火材料构成的或者非水冷支撑架和其他材料构成的,所述耐火材料为耐火砖、金属陶瓷、高温无机涂层和纤维增强陶瓷等。
煤和类煤质燃料从燃料入口5进入锅炉,其中的大颗粒落入浓相区被加热燃烧,其中的细颗粒直接进入炉膛中部稀相区。炉膛上部燃料细颗粒经过双旋涡分离器10分离后经过炉膛左侧的返料道进口16、水冷返料道17、沸腾流化返料装置18及循环返料入口6返回炉膛中部稀相区。空气由等压风箱1及布风板2送入炉膛下部与大颗粒燃料燃烧形成高温烟气。细颗粒与高温烟气在炉膛中部稀相区前旋流挡板7及后旋流挡板14的综合作用下形成旋涡涡流,细颗粒在此旋涡的作用下迅速被加热及燃烧。同时细颗粒在炉膛内的停留时间大大延长,不能被分离器捕捉的细颗粒在炉膛内燃烧完全。从而提高了锅炉的燃烧效率和锅炉热效率。
实施例2
所述旋流挡板为稀相区炉膛内设置的前旋流挡板,前旋流挡板连接前挡板下集箱和前挡板上集箱。所述前旋流挡板是由支撑架和耐火材料层一起构成的,水冷支撑架是由水冷壁管组成的。其他结构和使用原理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所述旋流挡板为稀相区炉膛内设置的后旋流挡板,后旋流挡板连接后挡板下集箱和后挡板上集箱。其他结构和使用原理同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中鼎锅炉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郑州中鼎锅炉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893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