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两煎功能的中药包装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89605.7 | 申请日: | 2009-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4468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奇石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三延科贸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3/00 | 分类号: | A61J3/00;B65B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0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功能 药包 装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中药煎药包装装置,特别是一种具有两煎功能的中药包装机。
背景技术
中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精粹。因其独特的疗效及较低的副作用,已越来越受世人重视。传统的煎药方法是采用手工砂锅煎,这种方法由于要人工控制火候和煎煮时间,因此存在着有效成份煎出率低,再次煎出药液浓度不一致,药液保质期短,先煎后下的药物控制不好,影响药效等问题。为解决此问题,电动控制的自动煎药机应运而生。例如国家专利局已公开的200520022816.0(发明名称:一种新型煎药包装组合机)的专利,该专利具备单独自动煎药,单独自动包装的功能。本申请人还提供了一种全自动煎药包装组合机(专利号:2008200699891),能够一次性的完成煎药包装过程。而所述的两种煎药包装组合机均不能够完成传统的两次煎药过程。传统的中药包装机均具有一个储液罐,该储液罐的进液口与一个或多个煎药机的出液口相通(图1),这种结构在同一时间也只能对一个煎药机药液进行储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够对多个煎药机药液进行储存,又能够完成传统的两次煎药过程的具有两煎功能的中药包装机。以克服上述的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由储液罐,控制单元和包装单元构成,其中储液罐进液口与煎药机的出液口相通,储液罐的出液口与包装单元进液口相通,其特点是:所述储液罐至少为两个,其中每个储液罐进液口分别与相对应的煎药机的出液口相通,每个储液罐的出液口分别通过一个控制阀门与包装单元进液口相通。
由于本实用新型在一台包装机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储液罐,而每一个储液罐分别与相对应的一台煎药机相连,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在多台煎药机同时工作的时候,对煎药机所输出的药液进行分别储存和包装;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每一个储液罐的出液口通过一个控制阀门与包装单元进液口相通,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储液罐能够在煎药机完成两次煎药后(每次煎药的药液分时储存在同一个储液罐中),再分别对每个储液罐中的药液进行包装,而完成传统的两次煎药过程。
附图说明
图1现有中药包装机的结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原理框图。
图中:1-储液罐、1.1-第一储液罐、1.2-第二储液罐、1.3-第三储液罐、2-包装单元、2.1-包装单元进液口、3-包装单元进液口控制阀、4.1-第一储液罐出液口控制阀、4.2-第二储液罐出液口控制阀、4.3-第三储液罐出液口控制阀、5-储液罐进液口、5.1-第一储液罐进液口、5.2-第二储液罐进液口、5.3-第三储液罐进液口、6-控制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由三个储液罐,一个控制单元和一个包装单元构成,其中每个储液罐进液口分别与相对应的煎药机的出液口相通,每个储液罐的出液口分别通过一个控制阀门与包装单元进液口相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三台煎药机将第一次煎好的药液分别储存在相对应的储液罐后,由煎药机的控制单元控制煎药机进行第二次煎药,而此时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单元将每个储液罐出液口控制阀关闭,包装单元不工作,只有当煎药机进行第二次煎药完成,并把第二次煎好的药液分别储存在相对应的储液罐(与第一次煎好的药液混合)后,控制单元才会分别将储液罐的药液通过储液罐出液口控制阀送入包装单元中,分别完成三个储液罐中的药液的包装(注意:在每一个储液罐中的药液包装完后,需要对该储液罐和包装单元进行冲洗后,才能进行下一个储液罐中的药液的包装,避免不同的药液混合)。
本实用新型控制单元的控制原理和结构属于公知的现有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三延科贸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郑州三延科贸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896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磨煤机渣室密封结构
- 下一篇:氯乙烯合成的串联流化床反应器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