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箱内油脂刮油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89686.0 | 申请日: | 2009-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91733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7 |
发明(设计)人: | 李仲启;贾亚峰;张堡垒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长通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N11/08 | 分类号: | F16N11/08;B60R17/02 |
代理公司: |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韩 华 |
地址: | 450000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箱 油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油脂集中润滑系统,尤其是涉及油箱内油脂刮油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车辆上采用的油脂集中润滑系统中,盛装油脂的油箱多为矩形结构。在所述油箱内的一侧设置有齿轮泵,工作时油箱内的油脂通过齿轮泵、供油管道向车辆提供润滑油脂。但由于油脂粘稠度较高、流动性较差,使得位于齿轮泵吸油口较远的油脂不能自动流到齿轮泵吸油口处,导致车辆润滑系统效率降低。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号ZL200720089155.2、名称为《油箱内粘稠油脂拨板输送装置》公开了一种拨油装置,其结构为在油箱内的一侧设置有一个以合页轴为转轴的拨板,通过该拨板的拨动将油脂输送到齿轮泵吸油口。该专利部分地解决油脂流动难的问题,但位于矩形油箱边角处的油脂仍不能拨到,使得该处的油脂长期静止不动而发生固化、变质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除存油死角的油箱内油脂刮油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油箱内油脂刮油装置,它包括设置在矩形油箱内、由润滑泵站供油的油缸,和设置在油箱内的刮板;所述油缸的缸体与固定在油箱内的支架相固定,在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导杆,所述刮板以滑动配合方式套装在所述导杆上;在导杆上套装有压力弹簧;刮板通过拉绳与油缸的活塞杆相连接。
为使所述刮板运动更加平稳,所述导杆为相互平行的两根。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消除油箱内油脂存储死角,使油箱内油脂得到充分利用,从而实现提高润滑质量、减少油脂浪费目的。使用时,将所述支架固定在油箱内阀体下端,当润滑泵站工作时,主油道里的液压油推动油缸的活塞杆伸出,同时通过拉绳拉动刮板移动将油脂推到齿轮泵吸油口处。当润滑泵站停止工作时,主油道压力卸压,油缸的活塞杆和刮板在压力弹簧作用下恢复到工作前位置,为下次刮油作准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油箱内油脂刮油装置,它包括设置在矩形油箱内、由润滑泵站主油道供油的油缸,和设置在油箱内的刮板1;所述油缸的缸体2与固定在油箱内的支架3相固定,在所述支架3上设置有相互平行的两根导杆4,所述刮板1以滑动配合方式套装在所述两导杆4上;在两根导杆4上分别套装有压力弹簧5;刮板1通过钢丝拉绳6与油缸的活塞杆7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长通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郑州长通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896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高效的LED灯管
- 下一篇:推拉窗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