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吊装式气流炭化炉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89858.4 | 申请日: | 2009-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1294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建中 |
主分类号: | C10B1/00 | 分类号: | C10B1/00;C10B53/02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大通 |
地址: | 451200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吊装 气流 炭化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炭化炉,特别是涉及一种密封严密、工作效率高的吊装式气流炭化炉。
二、背景技术:
木炭被广泛的应用于冶金工业如钢铁冶炼、铜加工等,在安全、环保方面也有着重要的使用价值,民用方面主要是烧烤、取暖等。传统的制炭方法由于破坏树木、污染环境等缺点已禁止使用。目前常用的一种整体式炭化炉,是采用钢板制成一个中空的炉体,在炉体内安装密闭炭化室,炉体下部设有炉膛。烧制木炭时。需要先在炭化室内排列放置好木棒或人造术棒,然后关闭炭化室的密封门,通过炉膛内的燃料燃烧对炭化室加热,使炭化室内的木棒炭化,有时需要使用鼓风机对风量进行控制,为使炭化室保持一定的温度,有时还需要设置温度检测元件、显示仪表对炉内的温度进行监控。这种炭化炉在实际使用中存在某些缺点:如炭化室体积较大,安放的木棒、人造木棒较多,炭化程度不好控制,木棒的脱水、脱烟、炭化、精炼在炭化室内不同的区域进行,有时中央部分不能完全炭化,夹有生料,另外,由于炭化室体积较大,堆放炭化物较多,下层容易压碎,造成炭化完好率只有80%。另外烧炭时的排烟量较大,容易造成环境污染;使用动力设备和采用温度控制,必然增加炭化炉结构成本和使用成本,造成能源浪费,不经济。还有一点不足是:不能连续进行生产,每炉都需要先烧一段时间,经过一定时间的炭化,然后冷却很长时间,才能出成品木炭,生产效率低。
为了解决制炭成品率低、质量差的问题,有关技术人员提出了炭化炉的改进产品。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97250444.3(公开号为CN2308601Y)公开了一种外燃炭化炉,该炉由加热室和炭化室组成,加热室在炭化室的下面,炭化室侧壁带有加热夹层,炭化室下部有烟气排放管,烟气排放管上装有阀门和支管,支管通向加热室,炭化室上装有密封门,其外侧有保温层,该炭化炉可用多种燃料和电作热源,对木棒进行炭化;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号92239211.0(公开号为CN 2140370Y)提出一种炭化炉,由筒状炉体,筒状燃烧室,安全控制元件组成,其特点是在筒状炉体外侧加装有集热板,及在筒状燃烧室内安装一环形锅炉,生产术炭速度快,质量好,生产效率有所提高。这种烧制木炭的方法,可以对经过压制成型的植物秸杆、木材加工后的碎木、锯末进行炭化,制成木炭,节约原材料,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森林植被和生态保护。但是以上现有的炭化炉均存在工作效率低的缺点,由于炭化后冷却时间较长,造成炭化炉不能连续工作,而且在炭化炉冷却后还需要在预热,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现有炭化炉还存在密封不严密的缺陷,对环境造成污染,影响生产质量。
三、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设计并制作出一种可以不断更换炭化内胆的方式来连续不断工作的吊装式气流炭化炉。
技术方案:
一种吊装式气流炭化炉,包括炉体、炉盖,加热室,排气管,在炉体的炉膛内套装有一炭化内胆,并在炭化内胆上安装有封盖,所述炭化内胆的上部边缘固定有向下翻折的环形凸缘,该向下翻折的环形凸缘与炉膛内侧上部固定的环形密封圈(环形卡槽)匹配扣接安装,在炭化内胆侧壁上、炭化内胆上封盖上、炉盖上分别固定有吊装挂耳。
在炉体内侧的上部与炭化内胆外侧围成的封闭区域内,安装有与下端加热室连通的排气管。
在所述排气管上安装有控制阀门。
在所述炉体内侧、炭化内胆外侧的封闭区域的炉壁上还安装有余气点燃管道,以及余气点燃管道上安装有控制阀门。
在燃烧室下侧还设有观察窗口。
在所述炭化内胆的封盖边缘至少在封盖两侧对称位置上设有通孔及通孔封盖,所述固定于炭化内胆上的吊装挂耳从该通孔内伸出。
所述通孔还与炭化内胆连通。
在所述封盖中心还设有中心通孔及中心通孔封盖,该中心通孔及其封盖为圆形或者方形或者三角形等形状。
所述炭化内胆上部安装的向下翻折的环形凸缘与炉体内侧壁上部的环形槽之间、炭化内胆与其封盖之间、炉盖与炉体之间均采用环形槽安装方式,并且在环形槽内沙密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吊装式气流炭化炉,炭化炉和燃烧室分离,为无压力炭化炉,采用活动安装的炭化内胆,可以实现连续工作。一个炉体可以配以多个炭化内胆,在更换炭化内胆的时候不需要再做预热处理。炭化内胆的冷却完全脱离炉体,从而大大提高了炭化工作效率,节约设备数量,节省劳动力和支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建中,未经王建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898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式水管收放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细拉机收线张力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