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溶液比重测定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90198.1 | 申请日: | 2009-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8158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清;杨丽娟;李太平;李爱国;李翠娥;王正勇;韩战芬;李小波;马丽娜;王富魁;张家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清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9/18 | 分类号: | G01N9/18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徐皂兰 |
地址: | 45465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溶液 比重 测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定溶液比重的装置,尤其是一种测定连续性生产过程中溶液比重的溶液比重测定器。
背景技术
比重计是根据阿基米德定律和物体浮在液面上平衡的条件制成的,是测定液体密度的一种仪器。它用一根密闭的玻璃管,一端粗细均匀,内壁贴有刻度纸,另一头稍膨大呈泡状,泡里装有小铅粒或水银,使玻璃管能在被检测的液体中竖直的浸入到足够的深度,并能稳定地浮在液体中,也就是当它受到任何摇动时,能自动地恢复成垂直的静止位置。当比重计浮在液体中时,其本身的重力跟它排开的液体的重力相等。于是在不同的液体中浸入不同的深度,所受到的压力不同,比重计就是利用这一关系刻度的。而在化工生产中,由于物料的特殊理化性质,在测定时,不便于把溶液专门取出测定,这样就给生产带来很多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能够测定连续性生产过程中溶液比重的溶液比重测定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溶液比重测定器,主要由罐体和比重计组成,其中,罐体上设置有玻璃管,玻璃管的底端通过联通管与罐体固定连接,比重计设置在玻璃管内。
进一步,玻璃管的顶端通过联通管与罐体固定连接,联通管上设置有联通阀和鼓气管,鼓气管设置在联通阀的下端,鼓气管上设置有鼓气阀。
进一步,玻璃管内设置有橡皮挡板,橡皮挡板上设置有筛孔,比重计位于橡皮挡板的上面。
进一步,玻璃管内设置有上、下两块橡皮挡板,比重计位于两块橡皮挡板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在原有罐体上增加了玻璃管,比重计设置在玻璃管内,玻璃管通过连通管与罐体连通,罐体内的溶液就能够进入玻璃管内,这时比重计就能够显示出溶液的密度。如此这样,罐内物化反应不需要停下来即能够测得其密度,即可测得连续性生产过程中溶液得比重。为了使这一技术方案测得的溶液密度更精确,玻璃管的两端通过联通管与罐体固定连接,与玻璃管顶端相连的联通管上设置有联通阀和鼓气管,鼓气管设置在联通阀的下端,鼓气管上设置有鼓气阀。在每次测定前,关闭联通阀,打开鼓气阀,通过鼓气管给玻璃管内通入高压气体,把玻璃管内的溶液压回罐体内,然后停止通气,关闭鼓气阀,打开联通阀,让罐内的溶液回流到玻璃管内,反复几次,玻璃管内的溶液就与罐内的溶液充分混合,最后进入玻璃管内的溶液与罐体内的溶液相同,这样测得的溶液密度更接近罐内溶液的密度。为了避免比重计在使用时因碰撞而损坏,在玻璃管内设置两块橡皮挡板,橡皮挡板上设置有筛孔,比重计处于两块橡皮挡板之间,这样既能保护比重计,又不影响玻璃管与罐体之间的溶液流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避免把溶液专门从罐体中取出测定的不便,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橡皮挡板的结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溶液比重测定器,主要由罐体1和比重计5组成,罐体1上设置有玻璃管4,比重计5设置在玻璃管4内。玻璃管4的底端通过联通管与罐体1固定连接;玻璃管4的顶端通过联通管与罐体1固定连接,此联通管上设置有联通阀2和鼓气管,鼓气管设置在联通阀2的下端,鼓气管上设置有鼓气阀3。玻璃管4内设置有上橡皮挡板和下橡皮挡板6,橡皮挡板上设置有筛孔7,比重计位于两块橡皮挡板之间。
本实用新型是在原有罐体1上增加了玻璃管4,比重计5设置在玻璃管4内,玻璃管4通过连通管与罐体1连通,罐体1内的溶液就能够进入玻璃管4内,这时比重计5就能够显示出溶液的密度。如此这样,罐体1内物化反应不需要停下来即能够测得其密度,即可测得连续性生产过程中溶液得比重。玻璃管4这一个普通部件的设置能够避免把溶液专门从罐体1中取出测定的不便,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清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清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901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