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植入防伪线的编织袋防伪包装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90225.5 | 申请日: | 2009-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95297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03 |
发明(设计)人: | 李相如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相如 |
主分类号: | B65D30/02 | 分类号: | B65D30/02;B65D65/40;B32B3/10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国防 |
地址: | 450042河南省郑州市中原***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植入 防伪 编织袋 包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料编织袋包装,具体说是涉及一种带有企业微缩印防伪线的植入防伪线的编织袋防伪包装。
背景技术
防伪包装是目前已被广泛应用在各种包装之中,其具体技术措施多是采用将可查询数码印制在带有不干胶的纸张上,并通过可刮擦的覆盖层将数码覆盖,制成防伪标贴,然后将防伪标贴粘贴在各类产品或产品包装物上,消费者可通过电话或网络查询的方式验证其购买货物的真伪;另一种是把反光防伪标贴贴在包装袋上;上述这两种防伪标贴虽可起到较好的防伪效果,但在产品的运输、销售等过程中极易发生刮擦、划破或丢失问题,直接影响到厂家和消费者利益,也给造假者提供了一定的造假空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正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设计更为合理的植入防伪线的编织袋防伪包装。该包装袋将印制有企业图案和文字的微缩印防伪线直接植入在OPP彩膜与编织袋中间,不仅有效解决了在产品的运输、销售等过程中极易发生刮擦、划破或丢失问题,同时也增加了造假的难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述技术措施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植入防伪线的编织袋防伪包装包括由塑料编织材料制作而成的袋体基材层,通过热合的方式包覆在袋体基材层外表面上的塑料薄膜层,在袋体基材层与塑料薄膜层之间植入有企业微缩印防伪线。
本实用新型在塑料薄膜层的层内面以反喷印制的方式印制有所需图文、数码。
本实用新型的通过塑料薄膜层的透明性,可以在反光的条件下可以很清晰的识别产品的真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不仅可以很方便的识别产品的真假,更主要的是可从根本上解决现有技术中易发生刮擦、划破或丢失的问题,使包装防伪更加安全、可靠,且比现有技术更加经济适用,并可保持包装袋的整体美感。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层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结合实施例(附图)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植入防伪线的编织袋防伪包装由塑料编织材料制作而成的袋体基材层3,包覆在袋体基材层外表面上的塑料薄膜层1(OPP或PET印刷膜),在袋体基材层3与塑料薄膜层1之间植入有企业微缩印防伪线2。
本实用新型的防伪包装可根据实际需要在塑料薄膜层的层内面以反喷印制的方式印制有所需图文、数码。
本实用新型的袋体基材层3企业微缩印防伪线2和塑料薄膜层1通过热合的方式复合贴合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相如,未经李相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902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蚀刻废水回用与重金属回收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生物浮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