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甩干式煎药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90343.6 | 申请日: | 2009-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4469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奇石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三延科贸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3/00 | 分类号: | A61J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0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甩干式 煎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中药煎药装置,特别是一种甩干式煎药机。
背景技术
中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精粹。因其独特的疗效及较低的副作用,已越来越受世人重视。传统的煎药方法是采用手工砂锅煎,这种方法由于要人工控制火候和煎煮时间,因此存在着有效成份煎出率低,再次煎出药液浓度不一致,药液保质期短,先煎后下的药物控制不好,影响药效等问题。为解决此问题,电动控制的自动煎药机应运而生。例如国家专利局已公开的200520022816.0(发明名称:一种新型煎药包装组合机)的专利,该专利具备单独自动煎药,单独自动包装的功能。本申请人还提供了一种全自动煎药包装组合机(专利号:2008200699891),能够一次性的完成煎药包装过程。而所述的两种煎药包装组合机在煎完药后,只是自然地将所煎好的药液放入包装机中,这种操作方式存在所煎药包中的药液不能够完全排放至包装机中缺陷,从而对药液的要求与传统的煎药方法不一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对煎药机中的药液进行完全排放的甩干式煎药机,以克服上述的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由煎药单元和控制单元构成,控制单元设置在外壳上,煎药单元由外壳和至少一个煎药桶构成,在外壳与煎药单元之间设置有加热单元,其特点是:煎药桶是横向搁置,在煎药桶内还搁置有一个滚筒,在滚筒上设置有若干个孔,滚筒内设置有一个药包盒,滚筒的一端密封通过煎药桶与一个电动机相连接,在滚筒的另一端设置有密闭盖,在煎药桶的下端设置有出液口,出液口通过一个阀门与外置的包装机相联接。
上述药包盒上设置有药包固定机构。
上述煎药桶上设置有进水单元。
由于本实用新型在煎药单元内设置有滚筒,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在煎药单元完成煎药过程后,通过滚筒的高速转动,将煎药包中的药液完全排放至包装机中,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四个煎药单元的外形图。
图中:1-外壳、2-煎药桶、3-滚筒、3.1-药包盒、3.2-孔、4-电动机、5-出液口,6-控制单元,7-阀门、8-密闭盖,9-加热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煎药桶是横向搁置,在煎药桶内还搁置有一个滚筒,在滚筒上设置有若干个孔,在滚筒内设置有一个药包盒,滚筒的一端密封通过煎药桶与一个电动机相连接,在滚筒的另一端设置有密闭盖,在煎药桶的下端设置有出液口,出液口通过一个阀门与外置的包装机相联接(图1);药包盒上设置有药包固定机构;煎药桶上设置有进水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首先打开密闭盖,然后讲已经配好药方的药包搁置在滚筒内的药包盒中,并通过药包固定机构煎药包固定,再将密闭盖闭合并密固,最后通过控制单元开启煎药过程。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控制单元先控制进水单元向煎药单元中进水,然后控制加热单元对煎药桶进行加热完成煎药过程,当煎药完成后控制单元控制阀门打开,同时控制电动机转动,此时,煎药单元中的药液通过出液口排出,由于电动机带动滚筒转动,使得药包内的药液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排出药包,并通过出液口排出,完成药液的甩干操作。
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一个外壳内设置多个煎药单元(图3)。
本实用新型控制单元的控制原理和结构属于公知的现有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三延科贸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郑州三延科贸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903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半导体冷藏箱
- 下一篇:气液分离装置集液罐感应电加热器制作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