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气排放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90582.1 | 申请日: | 2009-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587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吴现林;张庆强;李宇波;李蛟;余庆春;罗建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永邦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7D5/32 | 分类号: | B67D5/32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10 | 代理人: | 郭中民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气 排放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加油站和油库的油气排放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加油站、油库等场所在进行加油、卸油、装油操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油气挥发,油气挥发具有污染环境、损害人体健康、易燃易爆等严重危害。欧美等发达国家已于20世纪80年代制订相应法律法规进行油气回收治理,我国也已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前相继出台了相应国家标准,开始强制要求加油站和油库等场所进行油气回收治理,并于北京奥运会期间在北京及周边地区安装了油气回收相关设备。在油气回收相关设备中,油气排放处理装置是主要设备之一,它用于将回收收集来的油气进行液化处理,使排放到大气中的空气达到国家标准规定。
现有技术的油气排放处理装置的工作原理主要有冷凝法、膜分离法、冷凝和膜分离组合法、碳吸附法、溶剂吸收法。所述冷凝和膜分离组合法中所用设备的冷凝环节采用的是普通热交换器,冷凝效果不好,除去装置电费损耗后,基本没有经济效益;冷凝后的油气温度高于环境温度,再经真空泵抽取,处理后的剩余油气温度高于环境温度,当这部分温度较高的油气回收油罐,将加剧油气内的油气挥发,同时造成油罐内油气膨胀。这样的结果是油气处理过程对油气回收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副作用。特别是在夏天,常温冷凝形成的液体汽油在返回地下储罐的过程中,很容易被管道加热再次蒸发,导致地下储罐系统的压力不容易达到平衡状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正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集压缩+制冷机冷凝+膜分离为一体的油气排放处理装置。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不仅可解决现有技术中冷凝和膜分离组合法油气排放处理装置无经济效益问题,同时也克服了由于回气温度高于环境温度而加剧油气挥发和造成油气膨胀的问题,使油气排放处理过程形成完全的良性循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述技术措施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油气排放处理装置包括包括压缩机、制冷机、自动排液阀、膜组件、真空泵以及设置在连接管道上的压力变送器;其中,所述压缩机的进口通过管道与油罐的出口相连,其出口与制冷机的进口相连;制冷机出口接自动排液阀,并与膜组件的进口相连;膜组件压力侧接排放口,膜组件透过侧接真空泵,真空泵出口通过管道与油罐的相连;所述自动排液阀的出口通过管道与油罐的相连。
本实用新型中由真空泵出口排出的气体通过管道接入制冷机低温热交换系统,并经由制冷机降温后通过管道接入到油罐。这一结构特征可使返回地下储罐系统的油气的温度保持在20℃左右,地下储罐系统的压力很容易达到平衡状态。
本实用新型在压缩机的进口侧管道上设置有用于感测进气油气压的压力变送器,在压缩机的出口侧管道上装有用于监测压缩机的排气压力和温度是否正常的正压压力变送器、第一温度变送器,在制冷机的出口侧管道上装有用于监测制冷后的气体温度的第二温度变送器,在膜组件压力侧接排放口处装有用于检测排放空气是否达标的浓度变送器以及阻火透气帽,在膜组件的透过侧、真空泵入口间的连通管道上装有用于监测膜透过侧的真空度是否正常的负压压力变送器,在真空泵出口侧管道上装有用于监测出口气体温度是否正常的第三温度变送器.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中设有数据采集器,并设有控制箱,控制箱由控制器和其它电气部件组成,一般安装于远端控制室。采集器采集各传感器和变送器的数据,通过通信线路传送到控制器,控制箱上可显示各传感器和变送器的压力、温度、浓度数据。装置的启动压力和停机压力可通过控制箱进行修改。在控制箱中安装有变频器,通过变频来调节装置的油气处理能力。装置和控制箱之间的通信方式采用无线通信。控制箱中安装有短信发送模块,可将设备运行信息发送到计算机管理系统。数据采集系统采用本质安全型防爆设计。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现有技术中所采用的“压缩+常温冷凝”改成“压缩+制冷机冷凝”的工艺,使冷凝过程在0℃左右的温度下进行,不仅可以避免冷凝形成的液体汽油在返回地下储罐的过程中再次蒸发,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回收液体汽油的效果,使地下储罐系统的压力很容易达到平衡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压力变送器实时感测进气油气压力,当压力超过设定值(此设定值可根据实际情况而修改),设备自动启动,压缩机将油气压缩到0.2~0.4MPa之间。压缩后的浓缩气体进入制冷机,制冷机将油气冷却到0℃左右,使水份和大部分油气凝结为液体;凝结的液体经自动排液阀排出;剩余的气体进入膜组件的压力侧,由于膜组件对有机分子的溶解力强,油气分子被膜溶解,而空气经排放口排放。溶解进膜的油气分子在透过侧真空泵的作用下,解析出来,经回气口到油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永邦电气有限公司,未经郑州永邦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905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