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表式红外防近视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90644.9 | 申请日: | 2009-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1650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新春 |
主分类号: | G08B21/24 | 分类号: | G08B21/24;A61F9/00;G04B47/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天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聂孟民;宋金鼎 |
地址: | 453100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表 红外 近视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健用品,尤其是一种手表式红外防近视器。
二、背景技术
我国学生近视发病率居世界前两位,人数居世界之首,而其中有90%的孩子近视是由于环境因素不良造成的,而环境因素是可以通过改善用眼环境和注意养成良好用眼习惯来加强对近视的预防。目前市场上的老式的防近视产品存在防近视支架的方便性比较差、带耳朵内的感应提醒器有碍听觉等诸多问题,就连新式的防近视笔也由于握笔姿势的不同影响使用效果,而佩带在颈部的防近视器则需要保持苛刻的姿势条件,但由于学生不是机器,不可能一直保持一个固定的姿势,现实难以实现。因此,研制出携带方便、使用简单的防近视器具势在必行。
三、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为解决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手表式红外防近视器,可以有效解决携带麻烦、使用不方便及防近视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发射部分红外感应器和接收部分手表式振动器,红外感应器通过无线电信号和手表式振动器相连接,红外感应器的壳体的侧面装有开关和天线,红外感应器壳体上装有上盖,上盖上有红外感应窗口,红外感应窗口下的壳体内装有发射电路,手表式振动器的表壳侧面装有开关和充电插口,表壳两侧有表带,表壳内装有接收电路,上盖呈折叠开合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携带方便,可以任意放置在任何一个书包内;使用简单,放在课桌上打开盒子,调整好距离,按动开关即可;戴在手上的接收器其实也是一块精美漂亮的时尚手表,既可起到预防近视的功能,又满足学生的时间和时尚的要求。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发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接收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发射部分的内部电路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接收部分的内部电路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发射部分红外感应器和接收部分手表式振动器,红外感应器通过无线电信号和手表式振动器相连接,红外感应器的壳体5的侧面装有开关4和天线3,红外感应器壳体5上装有上盖1,上盖1上有红外感应窗口2,红外感应窗口下的壳体5内装有发射电路,手表式振动器的表壳6侧面装有开关7和充电插口8,表壳6两侧有表带9,表壳6内装有接收电路,上盖1呈折叠开合式结构。
如图3所示,所说的红外感应器壳体内发射电路包括红外线感应集成电路IC3、无线编码芯片IC1和无线发射模块IC2,壳体内发射红外线感应集成电路IC3的型号为BISS0001,其输出端脚1经电阻R1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三极管VT2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经电阻R2接三极管VT1的基极,红外线感应集成电路IC3的电源2脚接电容C1正极和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电容C1负极接地,电源6V负极接地,正极经开关S1接电容C1的正极和三极管VT1的发射极及红外感应集成电路IC3的电源端(Vcc)2脚相连,红外线感应集成电路IC3的接地端3接地,无线编码芯片IC1的型号为PT2262,其脚7、8、9并联接地,脚10、11、12和14并联接地,脚13、18和无线发射模块IC2的电源端(Vcc)1脚相连后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无线编码芯片IC1的脚15、16间串联有电阻R3,脚17与无线发射模块IC2的输入端2相连,无线发射模块IC2的型号为315M,其接地端脚3接地,输出端连接发射天线。
所说的三极管VT1可用的型号为2SA1015,三极管VT2可用的型号为2SC18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新春,未经王新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906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运动合成演示教具
- 下一篇:一种大小可调的上衣和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