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磨削调心滚子轴承内圈滚道的砂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90684.3 | 申请日: | 2009-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557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合军;于法明;林怡;杨超男;屯涌泉;李定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乡市天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19/06 | 分类号: | B24B19/06 |
代理公司: | 新乡市平原专利有限责任公司 41107 | 代理人: | 毋致善 |
地址: | 453002 河南省新乡***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磨削 滚子 轴承 内圈 滚道 砂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特殊形状表面磨削,特别是一种磨削调心滚子轴承内圈滚道的砂轮。
背景技术:
调心滚子轴承的内圈滚道表面是两个对称的凹圆弧面组成,磨削这种调心滚子轴承内圈外表面的方法有如下几种方法:一、正反磨削法,用金刚笔修整出砂轮后,以工件的一端面定位磨削出一侧的表面,再将工件翻转180°用另一端面定位磨削另一表面,其缺点是,工件分两次定位,精度差、效率低、这种方法不能适应精度要求高、批量大的需要。二是滚轮磨削法,先制出滚轮,用滚轮去修整砂轮后,用此砂轮可一次磨成工件,效率高,但滚轮制作复杂、难度大、成本高、不易保证精度,磨削面大,易振动,影响磨削精度。三是成型切入磨削法,先用金刚笔分二次修整好砂轮,用此砂轮去磨削工件,这种方法较前二种的精度高,磨削工件的种类多,此方法得到广泛应用,但此方法仍有缺点,砂轮由二次修整,精度较差,金刚笔进到砂轮分界面处易撞击砂轮,控制其旋转角度要求严,对砂轮的宽度要求高,磨削面积大,易产生振纹,影响磨削精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磨削精度高、砂轮修整费用低的一种磨削调心滚子轴承内圈滚道的砂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磨削轴承内圈滚道的砂轮,包括砂轮固定盘,其特征在于:两片砂轮及其中间的隔板通过螺栓固定在砂轮盘中,隔板的厚度大于被磨削工件的滚道弧形表面外端的壁厚,两片砂轮的弧形表面的弧度与被磨削的轴承内圈滚道的弧形表面的弧度相同。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比较具有砂轮修整费用低和工件精度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用金刚笔修整砂轮和用此砂轮磨削调心滚子轴承内圈滚道表面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上述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两片相互分离的砂轮2通过螺栓将隔板3和固定盘4固定在砂轮轴上(参见附图),根据被磨削的轴承内圈(工件)滚道表面的圆弧半径R,用金刚笔5把砂轮片的周面进行修整成半径为R的圆弧面,砂轮片的宽度大于工件一侧滚道的宽度H。两片砂轮之间的距离H2>H1(工件滚道端的壁厚)。
用此砂轮磨削工件弧形滚道表面的方法是,首先用金刚笔将分离的砂轮修整好后,将待磨削的工件安装在数控磨床工件轴前端的磁极上.工件轴向移动到工件滚道的内端面与右砂轮片的左端面相对齐时,使工件径向进给对滚道表面磨削,达到尺寸后退回,完成一个滚道表面的加工;然后使工件向左移到工件右侧滚道面与左侧砂轮片对齐时,工件径向进给对右侧滚道表面进行磨削,达到尺寸和退回,即完成一个工件的磨削加工.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砂轮有以下优点:
1、用金刚笔即可完成砂轮的修整,而金刚笔转动角度不受限制,由于两片砂轮均为一个圆弧面,不需要分两次修整,修整效率高。
2、磨削工件时,切削面小,不产生振纹;
3、工件一次装夹定位,精度高,工件的尺寸易保证,生产效率高。
4、对砂轮宽度方向要求低、不需要进行端面修整。
特别适合在数控机床加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乡市天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新乡市天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906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去除光掩模中的硫酸根的方法
- 下一篇:气控液压举升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