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套管式换热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90823.2 | 申请日: | 2009-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4620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发明(设计)人: | 吴涛;王俊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风火轮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10 | 分类号: | F28D7/10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 春 |
地址: | 523808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科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套管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器,具体的说是一种套管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使用的套管式换热器由于其结构复杂、不合 理,不能使换热器中的热能全部交换,故出水口的温度较低,不 能满足在特定工作场所的高温水的使用,且设备的耗电量高,工 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提供一种套 管式换热器,其结构简单合理,热效率高,高温水可达95℃以上。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套管式换热器,由护壳和 密闭设置在护壳内的壳程和管程组成,壳程和管程为两根管径尺寸 不同标准的圆钢管,管程套装在壳程内,两者共同弯曲设置,在壳 程的两端分别设有冷水入口和热水出口,在管程的两端分别设有 冷媒入口和冷媒出口。
所述管程的两端伸出壳程的两端。
所述壳程和管程呈形弯曲设置。
所述的冷媒入口、热水出口、冷媒出口和冷水入口设置在护壳外。
所述热水出口设置在冷媒入口端,冷水入口设置在冷媒出口 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换热器设有一个护壳,护壳不仅能保 护管程更能将热能不向外界释放;壳程和管程为一根较长的钢管,并 呈W型弯曲重叠设置,加大了热交换的管程;结构简单,体积小, 制热速度快,成本低,能耗小,无污染,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可 实现全自动控制,制出的热水可控制在45℃-110℃。
说明书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套管式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壳程和管程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工作原理图。
图中标记:1、护壳,2、壳程,3、管程,4、冷媒入口,5、冷 媒出口,6、冷水入口,7、热水出口,8、套管式换热器,9、节流装 置,10、蒸发器,11、压缩机。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套管式换热器由护壳1和密闭设置在护 壳1内的壳程2和管程3组成,即套管式换热器8采用两种不同尺 寸的标准管连接成为同心圆的套管,外面的为壳程2,内部的为 管程3,两种不同介质可在壳程2和管程3内逆向流动或同向流 动以达到换热的效果。在壳程2的两端分别设有冷水入口6和热 水出口7,在管程的两端分别设有冷媒入口4和冷媒出口5,热 水出口7设置在冷媒入口4端,冷水入口6设置在冷媒出口5 端;壳程2和管程3为两根较长的圆钢管,呈多个W型的弯曲 连接在一起的形状,通过壳程2两端的壳程壁固定设置在护壳1 内。
所述的管程3套装在壳程2内,管程3的长度大于壳程2的长度, 管程3从壳程2的两端伸出。
所述的冷媒入口6、热水出口7、冷媒出口5和冷水入口6设置 在护壳1外。
一般制冷机的制冷原理,压缩机的作用是把压力较低的蒸汽压缩 成压力较高的蒸汽,使蒸汽的体积减小,压力升高。压缩机吸入从蒸 发器出来的较低压力的工质蒸汽,使之压力升高后送入冷凝器,在冷 凝器中冷凝成压力较高的液体,经节流阀节流后,成为压力较低的液 体后,送入蒸发器,在蒸发器中吸热蒸发而成为压力较低的蒸汽,再 送入蒸发器的入口,从而完成制冷循环。
本实用新型的热交换方法是:当压缩机11出口的冷媒带着大 量热能进入套管式换热器8的管程3时,壳程2内的冷水沿冷媒 的流向逆向在壳程2内流动而将冷媒中的热交换出来。在热交换 的过程中,冷媒沿管程3金属管道内壁流动的方向逐步降温,水 沿壳程2金属管外壁流动的方向逐步升温。由于壳程2和管程3 的管道很长,故出水口可以得到较高温度的用水。热交换后的低 温冷媒通过节流装置进入蒸发器10,冷媒又通过蒸发器10进入压缩 机11实施循环运动,不断产生热能。通过控制水的流量可得到不 同温度的热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风火轮热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风火轮热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908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自动灯检机的自转驱动装置
- 下一篇:采暖电锅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