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树脂砂轮多工位自动成型机的模具翻转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91759.X | 申请日: | 2009-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9226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发明(设计)人: | 阮新民;李海中;庞朝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正道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13/10 | 分类号: | B21J13/10;B21D45/10 |
代理公司: |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 霞 |
地址: | 450051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树脂 砂轮 多工位 自动 成型 模具 翻转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树脂砂轮多工位自动成型机,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树脂砂轮多工位自动成型机的模具翻转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树脂砂轮成型压制时,工艺要求要将商标压制在砂轮上,其工序如下:将砂轮预压后顶出模具压板和砂轮,将商标和芯圈放置在模具底板上后,依次放入砂轮和模具压板,进入压机压制成型。实际工作中,工人在取出砂轮时,容易出现砂轮边缘破损及砂轮预压后没有压实的沙粒落在模具底板上,当放入商标后,使商标或芯圈的表面会沾有沙粒,使成品砂轮外观不平整,降低砂轮的外观质量。同时工人手动取出模具压板和砂轮,工作效率也很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证砂轮成品质量、提高工作效率的用于树脂砂轮多工位自动成型机的模具翻转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树脂砂轮多工位自动成型机的模具翻转装置,它包括支撑架体和由动力源驱动的翻转滚筒,所述翻转滚筒和支撑架体之间通过开设在翻转滚筒外壁上的环形凹槽和设置在支撑架体上的球轴承滚动配合;在所述翻转滚筒的中部水平开设有工作通道。
为使整体装置结构紧凑,所述翻转滚筒的中部设置有环形皮带槽,设置在电机输出轴上的皮带轮通过传动皮带带动所述翻转滚筒转动。
为保证翻转滚筒转动平衡,设置在支撑架体上的球轴承为对称设置的两组,分别与开设在翻转滚筒外壁两端的环形凹槽相匹配。
为控制翻转滚筒工作通道的下底面与自动成型机的工作轨道处于同一水平面,在所述支撑架体上设置有轴承位置调整装置,可随时调整支撑轴承的水平位置;所述的调整装置为调整螺栓和锁紧螺母,可以使结构更加简单。
为保证翻转滚筒工作时准确定位,在所述翻转滚筒外壁上设置有限位装置;所述的限位装置为一套限位螺栓和限位锁紧螺母。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树脂砂轮多工位自动成型机工作时,将该装置通过螺栓固定在成型机的基板上,在成型机推进机构的推动下,砂轮连同模具、过渡环沿成型机的轨道进入翻转滚筒的工作通道内,翻转机构在动力源的驱动下翻转180°,放置在翻转滚筒工作通道内的砂轮模具、砂轮和过渡环随翻转滚筒同时翻转180°,然后被推进机构沿轨道推出翻转滚筒,进入下一工位,工人只需将模具底板取出即可放置商标,既保证了成品砂轮的外观平整,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在该片砂轮被推出工作通道后,下一片砂轮又随同模具、过渡环沿成型机的轨道进入翻转滚筒的工作通道内,翻转滚筒在动力源带动下反向翻转180°,如此翻转滚筒随自动成型机的工作节拍正反动作,实现了砂轮在此工序的自动翻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A-A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树脂砂轮多工位自动成型机的模具翻转装置,它包括支撑架体1和由动力源驱动的翻转滚筒2,在翻转滚筒2的中部开设有环形皮带槽6,电机输出轴上的皮带轮7通过传动皮带8带动所述翻转滚筒2转动;翻转滚筒2和支撑架体1之间通过开设在翻转滚筒2外壁上的环形凹槽3和设置在支撑架体1上的球轴承4滚动配合;设置在支撑架体1上的球轴承4为对称设置的两组,分别与开设在翻转滚筒2外壁两端的环形凹槽3相匹配;在翻转滚筒2的中部水平开设有工作通道5;在所述支撑架体1上设置有轴承位置调整螺栓9和锁紧螺母10;在所述翻转滚筒2外壁上设置有一套定位翻转滚筒转动角度的限位螺栓和限位锁紧螺母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正道实业有限公司,未经郑州正道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9175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