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风塔电梯用下行防撞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92350.X | 申请日: | 2009-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584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阎春喜;刘晓辉;陶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6B5/00 | 分类号: | B66B5/00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霍彦伟 |
地址: | 450015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下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风塔电梯的安全部件,具体涉及一种防撞装置。
背景技术
当风塔内设备出现故障需要维修时,需要采用升降设备运送维修人员和物料。传统的风塔电梯的下行防撞装置是由触板或检测框、悬挂机构、检测开关和挡块等组成,其工作原理是:风塔电梯下行过程中,当触板或检测框碰触人员或物品时,触板或检测框产生相对上移,使挡块触发检测开关,电源被切断,电梯停止下行。这种防撞装置的不足是:1、所述触板或检测框是框式结构,框式防撞装置的框内区域为检测盲区,此区域内存在的障碍物不能被检测到,运行不可靠;2、防撞装置的悬挂和定位机构较为复杂,3、防撞装置运动中存在死点,不能及时触发检测开关,运行不可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是现有风塔电梯用下行防撞装置结构复杂、运行不安全的问题,提供结构简单、运行可靠的风塔电梯用下行防撞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以下述方法实现的:
一种风塔电梯用下行防撞装置,包括设置在轿厢底部的悬挂座和轿厢上设置的检测开关,检测开关下方设置挡块,挡块设置在支撑上,支撑设置在悬挂座下方,支撑下方设置触板,所述触板和悬挂座通过吊杆连接,吊杆顶端设置螺母。
所述螺母和悬挂座之间设置有挡圈。
所述触板的板面完全覆盖轿厢底部。
所述触板板面上设有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的触板和悬挂座通过吊杆连接,吊杆顶端设置螺母,螺母和悬挂座之间设置挡圈,挡圈防止吊杆滑落,螺母可以调整并固定触板的垂向位置,且吊杆可以限制触板的横向位移,触板以任何方式发生相对上移时均能可靠触发检测开关,不存在运动死点,装置结构简单、运行可靠。触板和悬挂座之间所用触板是板式结构,触板的板面完全覆盖轿厢底部,不存在检测盲区,电梯运行可靠。所述触板板面上设置大面积密集孔,减轻了触板自身重量,减少了电梯运行负担。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设置在轿厢2底部的悬挂座3和轿厢2上设置的检测开关6,检测开关6下方设置挡块4,挡块4设置在支撑5上,支撑5设置在悬挂座3下方,支撑5下方设置触板1,所述触板1和悬挂座3通过吊杆8连接,吊杆8顶端设置螺母9.所述螺母9和悬挂座3之间设置挡圈7.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如下:电梯下行过程中,触板1碰触障碍物发生相对上移时,吊杆8上端被推入悬挂座3上部的空隙内,同时安装于支撑5上的挡块4触发检测开关6,发出电梯断电停机的控制信号。
实施例2
所述触板1的板面完全覆盖轿厢2底部,其它同实施例1。触板1的板面完全覆盖轿厢2底部,不存在检测盲区。
实施例3
所述触板1的板面完全覆盖轿厢2底部,触板1板面上设有大面积的孔,其它同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三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9235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医用捣药器
- 下一篇:一种粉体研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