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型高炉炉底水冷管用石墨瓦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92655.0 | 申请日: | 2009-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018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健伟;叶乐;李伟;宋留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健伟;叶乐;李伟;宋留建 |
主分类号: | C21B7/10 | 分类号: | C21B7/10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霍彦伟 |
地址: | 4673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型 高炉 底水 管用 石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墨瓦,具体涉及一种大型高炉炉底水冷管用石墨瓦。
背景技术
高炉炉底水冷管中心线以上至封板上部凿平层目前采用低温粗缝糊捣打,水冷管中心线以下采用耐火混凝土捣固。而耐火混凝土导热性能很低,基本不导热,低温粗缝糊的导热系数也只有10-17w/m.k,且导热系数是经一定温度焙烧后测得的。一代炉役内,靠近冷却壁部位的温度一般低于110℃,该温度低于低温粗缝糊的焙烧温度,不具备焙烧条件。所以,该部位的低温粗缝糊的导热性能自始至终都很低。综上所述,这种结构存在一下缺点(1)结构的设计不合理,水冷管中心线以下采用混凝土捣固,直接阻碍了热量的向下传递。(2)低导热性能的低温粗缝糊和不导热的耐火混凝土不能有效地将炭砖的冷端热量传递出去,严重影响了冷却水作用的发挥和高炉炉衬的长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低温粗缝糊导热性能差的问题,提供一种大型高炉炉底水冷管用石墨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大型高炉炉底水冷管用石墨瓦,该石墨瓦由组件A和组件B组成,组件A中部纵向设有凹槽I,组件B扣合在凹槽I内,组件B中部纵向设有凹槽II,凹槽II的截面为半圆形。
所述的凹槽I的左右两侧内壁之间的距离为a,组件B的左右两侧外壁之间的距离为a。
本实用新型石墨瓦的导热系数高达80w/m.k,将高导热石墨瓦安装在水冷管部位,替换不导热的耐火混凝土,石墨瓦A件中部开有凹槽I,能够放入水冷管,然后在水冷管的中心上半部紧贴冷却管镶嵌石墨瓦B件,在下半部的冷却管与石墨槽之间填充新型高导热炭捣料,这种结构特点是加大了冷却管周围的传热面积,石墨瓦的使用加快了热量的传递速度,高导热炭捣料的应用给冷却管的安装、调节提供了方便。
本实用新型高导热炭捣料的采用,加大了热量的传递速度,石墨瓦的应用扩大了冷却管的传热面积,二者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了高导热炭素材料的性能,进一步提高了高炉炉衬的整体导热性,使进入砖衬的热量快速被冷却水带走,使砖体保持在安全的工作范围内。该结构的成功开发,为高炉内衬的长寿提供了可能,它将引领中国冶金行业高炉长寿技术的发展方面,为推动世界高炉长寿技术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石墨瓦A件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石墨瓦A件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石墨瓦B件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石墨瓦B件的左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石墨瓦安装到水冷管上的结构局部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石墨瓦安装到水冷管上的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大型高炉炉底水冷管用石墨瓦,该石墨瓦由组件A 1和组件B3组成,组件A 1中部纵向设有凹槽I 2,组件B 3扣合在凹槽I 2内,组件B3中部纵向设有凹槽II 4,凹槽II 4的截面为半圆形。
所述的凹槽I 2的左右两侧内壁之间的距离为a,组件B 3的左右两侧外壁之间的距离为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健伟;叶乐;李伟;宋留建,未经李健伟;叶乐;李伟;宋留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926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建筑工地临时帐棚骨架
- 下一篇:一种自动供料双腔真空茶叶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