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网球自动拾球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93198.7 | 申请日: | 2009-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004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何艳华;邰峰;李明;邰雨峰;邰春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艳华 |
主分类号: | A63B69/38 | 分类号: | A63B69/38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陈宏伟 |
地址: | 130021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球 自动 拾球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网球自动拾球器,用于网球训练时的网球集中收集,属于体育训练器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广大网球爱好者和练习者们,在从事网球运动训练和教学过程中,经常采用“多球”练习的方法和手段对受训者进行讲授或练习,那么也经常会发生,球量大并散落在场地上,通常是靠人工将球一一拾起收集,捡球的过程中不但消耗了更多的体能,也影响了正常的球技训练。
虽然出现了弹性网扣式简易拾球装置,但其网球容量有限,功能简单,只能简单的将网球收集一起,还不能满足现在网球训练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网球自动拾球器,解决了网球训练过程中的网球收集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收集器的机架上设有向上倾斜的滑道,滑道的底部为散口的铲球托板,传送带相应的装置在滑道的上方,两者间距以能夹持住网球即可,传送带的驱动轮与动力机构连接;机架的上方设有网球收集箱,滑道的上端出球口与收集箱联通,通过传送带的运转碾压网球沿滑道向上滚动,落入收集箱中统一收集。
利用收集器的行走轮通过皮带与驱动轮连接构成联动运动副,又推动收集器行走轮转动时,为传送带提供动力,进行网球的收集。
所述的动力机构也可为电机及相应动力传送带,与驱动轮连接构成传送带的动力源。
在滑道的上方还可安装一个红外线传感器与物体识别系统连接,通过传感器和物体识别系统,判断球的方位,控制驱动行走机构自动行驶到位,再通过传送带与滑槽将球由地面传送到球框中。
收集箱通过为可升降的容器,用于承装传送带捡上来的球,并可以根据人体自身的高度进行升降。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采用滑道、传送带碾压式收集网球方式,在网球运动训练和教学的“多球”练习方法中,实现了网球的机械收集,减少了人工捡球的体能耗费,提高了训练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行走轮9设在机架2的底部,机架2上设有向上倾斜的滑道3,表面由胶皮等软质材料铺设,滑道3的底部为散口的铲球托板7,传送带4装置在滑道3的上方,两者间距以能夹持住网球6为适宜,传送带4的驱动轮5与动力机构连接:本实施例中,利用收集器的行走轮9通过皮带8与驱动轮5连接构成联动运动副,推动收集器行走轮9转动时,通过皮带8、驱动轮5为传送带4提供动力,带动传送带4转动,进行网球6的收集;机架2的上方设有网球收集箱1,滑道3的上端出球口10与收集箱1联通,通过传送带4的运转碾压网球6沿滑道3向上滚动,落入收集箱1中统一收集。
所述的动力机构也可为电机及相应动力传送带,与驱动轮连接构成传送带的动力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艳华,未经何艳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931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拆卸的食品勺
- 下一篇:具有配重块结构的滚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