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荧光标记免疫试纸条检测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93303.7 | 申请日: | 2009-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9570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发明(设计)人: | 沈继忱;杨文胜;滕兆刚;刘玉秋;万瑞军;孟晓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电力大学;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G01N33/558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恩远 |
地址: | 132012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荧光 标记 免疫 试纸 检测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荧光标记免疫样品检测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荧光标记免疫试纸条检测器,该装置可对荧光标记免疫试纸条进行检测与结果判读,从而实现对抗原、抗体、违禁药品、致病细菌、病毒等多种目标被检物的定性与定量检测。
背景技术
由于荧光光谱的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对分子荧光方面的研究更是十分活跃Santra(Santra,S.;Zhang,P.;Wang,K.;Tapec,R.;Tan,W.,Anal.Chem.2001,73,4988.)等人曾将老鼠的antihuman CD 10抗体共价偶联到表面修饰的钌配合物染料掺杂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上,然后偶联上抗体的粒子与单核淋巴目标细胞共同孵育。在洗去未偶联上的粒子后,目标白血病的细胞就能被粒子标记出来。在溶液中混入非目标细胞,发现这种方法检测白血病细胞具有很好的选择性。Eu掺杂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已被Tan等人发展(M.Tan,G.Wang,X.Hai,Z.Ye and J.Yuan,J.Mater.Chem.2004,14,2896.),这种粒子首先修饰上亲和素,然后与生物素化的抗体在表面偶联。抗体-粒子复合物被用来以夹心形式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TR-FIA)方法,来检测癌胚抗原(CEA)和肝炎B表面抗原(HBsAg)。Zhao等人(Zhao,X.Proc.Natl.Acad.Sci.,USA 2004,101,15027.)也用染料掺杂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方法检测单个细菌。二氧化硅所掺杂的是联吡啶钌,粒子表面修饰特异的抗体抗E.coli O 157:H7。在优化条件下,单个的致病E.coli O 157:H7细菌能够在二十分钟内从复合基质中被检测出来。
目前荧光试纸条也广泛应用于抗原、抗体等目标待测物的检测。在荧光标记免疫试纸条上,检测带颜色的深浅反映了被检测物质浓度的高低,
然而目前人们一般是通过目测粗略估计荧光标记免疫试纸条上的测试带和质控带颜色的深浅,不能定量测量,只能定性测量。此外由于在先的检测荧光标记免疫试纸条的激发光源都为单一的较大的紫外灯,光源强度较弱,难以将光集中到荧光标记免疫试纸条的测试带和质控带,造成检测灵敏度相对较低,对荧光标记免疫试纸条的荧光亮度要求也很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一种荧光标记免疫试纸条检测器,能对荧光标记免疫试纸条进行检测与结果判读,实现定量测量和提高检测灵敏度。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可参考图1、图7,如下所述:
一种荧光标记免疫试纸条检测器,结构有包括激发光源的光学系统、测试架1,壳体8,其特征在于,结构还有数据采集系统和控制系统;
所述的测试架1位于壳体8内,其上放置待测的荧光标记免疫试纸条;壳体8侧面开口,使荧光标记免疫试纸条通过开口插入放置在测试架1上;
所述的光学系统,有激发光源3,滤光片4和弱光CCD传感器6;激发光源3发出的光照射在待测的荧光标记免疫试纸条上,激发的荧光信号再经过滤光片4透射,由弱光CCD传感器6接收;
所述的数据采集系统,由弱光CCD传感器的数据采集电路和PC机组成;软件由图像处理、分析计算、人机界面组成;
所述的控制系统,由激发光源恒定光强自动控制电路组成;所述的恒定光强自动控制电路,为光负反馈恒定光强自动控制电路;主要由两个运算放大器U1A和U1B(LM358)、光电二极管(ALSIC380)、三极管Q1(9018)、稳压管Z1(2DW232)和电位器W(10KΩ)组成;其中,稳压管Z1和电位器W并联后一端接地,另一端经电阻R1接12V直流电源;运算放大器U1B的输出端接三极管Q1的基极,同向输入端接电位器W的抽头端,反向输入端经电阻R2接运算放大器U1A的输出端;三极管Q1的发射极经电阻R4接地,电阻R3连接在运算放大器U1B的反向输入端和三极管Q1的发射极之间;激发光源(发光二极管)连接在12V直流电源和三极管Q1的集电极之间;运算放大器U1A的4脚和同向输入端接地,8脚接12V直流电源;运算放大器U1A的同向输入端和反向输入端分别接光电二极管的正、负端,运算放大器U1A的反向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接并联的电阻R5、电容C2;激发光源(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照射在光电二极管上。
本实用新型的激发光源3可以由LED直射激发光源构成或由光纤束导光的LED激发光源构成;
所述的LED直射激发光源由2~4个LED组成,固定于所述的测试架1上的荧光标记免疫试纸条的检测带和质控带的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电力大学;吉林大学,未经东北电力大学;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933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用冰箱散热器结构改良
- 下一篇:槽式太阳能热发电集热管的内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