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稀燃、节能燃烧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93728.8 | 申请日: | 2009-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2851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发明(设计)人: | 周佳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佳强 |
主分类号: | F23D14/04 | 分类号: | F23D14/04;F23D14/46;F23D14/62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四环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建成 |
地址: | 130000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稀燃 节能 燃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气燃烧器,特别涉及一种稀燃、节能燃烧器。
背景技术
目前多数燃气灶所用燃烧器采用的是燃气跟空气混合直接燃烧方式进行工作,燃烧器所用预混可燃气体都不依赖另外一火源条件点火燃烧,实验证明可燃混合气燃烧情况与混合气内燃气浓度有关,采用燃气与空气混合直接燃烧方式普遍存在燃烧不够充分、燃烧反应速度慢、热效率低等问题,造成了燃气的极大浪费,能源损失比较严重。
发明内容
为了有效利用能源,解决现有燃烧器所用燃气直接燃烧方式出现的燃气燃烧不充分、高耗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稀燃、节能燃烧器。
本实用新型是由内芯、上罩盖、底座组成的,内芯放置在底座上,底座上端设有一凸圈,内芯下端也设有一凸圈,底座上端凸圈的外径与内芯下端凸圈的内径相匹配,以保证内芯能够稳固地放置在底座上,内芯上端盖上通透设有数个主燃喷孔,主燃喷孔向四周倾斜一定角度设置,内芯上端盖为凹形的,内芯为中空的,中空部位为上主燃气室,内芯下端为下主燃气室,上主燃气室和下主燃气室之间设有主燃气预混隔片,主燃气预混隔片通透设有数个主燃气通孔,上主燃气室与下主燃气室相连通,下主燃气室的下端设有一主燃气进孔,主燃气进孔处设有主燃气的引射器,下主燃气室旋接在内芯的内侧壁上,下主燃气室位于底座内,主燃喷孔与上主燃气室、下主燃气室连通,内芯上端盖下方内芯的外侧壁上周圈斜向设置有数个辅燃喷孔,辅燃喷孔的下端内芯的外侧壁上设有一圈凹槽,内芯下端凸圈的上端内芯外侧壁上设有一圈凸起作为辅燃气预混隔片,辅燃气预混隔片周圈上设置有数个通透的辅燃通道,底座为中空的,底座中空部位为下辅燃气室,辅燃通道与下辅燃气室连通,下辅燃气室的下端设有一辅燃气进孔,辅燃气进孔设有一辅燃气的引射器,下主燃气室与下辅燃气室分别进气互不干扰。
上罩盖罩在内芯上,上罩盖的外径与内芯下端凸圈的外径相匹配,上罩盖下端的内径与内芯下端凸起的外径相匹配,相邻内芯凸起的上端上罩盖的内侧壁上设置一向内倾斜的斜面,该斜面与内芯侧壁上凹槽下部的内芯外侧壁相对应,使上罩盖内侧壁所设斜面与内芯部分外侧壁和内芯外侧壁的凹槽之间形成上辅燃气室,辅燃喷孔、上辅燃气室、辅燃通道、下辅燃气室相连通,上罩盖斜面上端部分内侧壁孔径与内芯外侧壁所设辅燃喷孔部分外侧壁的外径相匹配,上罩盖的顶盖为空心的,在空心的内周圈设有一圈内延,内延的内径与内芯上端盖的底端外径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两套燃烧系统,底座内的下辅燃气室、辅燃通道、上辅燃气室、辅燃喷孔构成辅助燃烧系统,下主燃气室、主燃气预混隔片、上主燃气室、主燃喷孔构成主燃烧系统,两套燃烧系统分别进气,互不干扰,工作时辅助燃烧系统提供部分预混合气体,主燃烧系统提供稀燃气体(燃气混合气浓度低于火焰传播浓度下限的气体称为稀燃气体),先点燃辅助燃烧系统内的部分预混合气体,同时打开主燃烧系统,在辅助燃烧系统高强度持续燃烧的作用下为主燃烧系统内的稀燃气体创造一个持续流动的高温环境和一个流体火焰式的稳焰载体,持续地强迫主燃烧系统的稀燃气体进行快速、安全、充分的燃烧反应,内芯上端盖上所设主燃喷孔倾斜设置能够增大燃烧器的供热面积,上端盖做成凹型的与加热器皿突出的底部相对应使加热比较均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辅两套燃烧系统,优化了燃烧环境又极大地提高了燃烧性能,实现高效率的稀薄燃烧方式,同时实现热量通过对流大强度、高效率地传递,形成主辅结合互动式的燃烧系统,热效率高达45%,节能60%以上,广泛适用于宾馆、饭店、单位食堂,节能、高效、环保,使用燃气种类广泛,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人工气均可。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正面剖视图。
图2本实用新型去除上罩盖的侧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去除上罩盖的俯视图。
1、内芯 2、上罩盖 3、底座 11、凸圈 12、凸圈
13、上端盖 14、主燃喷孔 15、上主燃气室 16、下主燃气室
17、辅燃喷孔 18、凹槽 19、辅燃气预混隔片 20、辅燃通道
21、上辅燃气室 22、下辅燃气室 23、斜面 24、辅燃气进孔
25、顶盖 26、内延 27、主燃气进孔 28、主燃气预混隔片
30、主燃气的引射器 31、辅燃气的引射器 32、主燃气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佳强,未经周佳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937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气偏振模式多维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 下一篇:防爆LED灯的电源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