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数显计时定时电源插座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93828.0 | 申请日: | 2009-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5996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发明(设计)人: | 冯光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光远 |
主分类号: | H01R13/66 | 分类号: | H01R13/66;H01R13/70;G04G15/00 |
代理公司: | 吉林省长春市新时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国振 |
地址: | 136000吉林省四平市铁东区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数 计时 定时 电源 插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源插座,更具体地说,它是一种数显计时定时电源插座。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飞跃发展,各种用电器具不段的推向市场,现有电器产品的定时装置相对整体化,但需要定时使用的用电器具还有很多不能安装定时器,比如电褥子、换气扇、普通电饭煲、手机电池充电器、圆柱电池充电器等等。电源定时插座可设置正计时延时启动工作点,还可设置倒计时延时关闭工作点,同时也起到了安全用电的作用,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一种可设置正、倒计时,控制开启和关闭的定时电源插座,用电器具在所预置的正计时时,延时启动工作点,在所预置的倒计时时,延时关闭工作点,停止工作后,电源全部切断的一种数显计时定时电源插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定时时间可预置的一种数显计时定时电源插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数显计时定时电源插座包括;显示窗、微电脑处理器芯片、交直流转换器、电源启动按键、继电器、电源输出插座、驱动电路、记时启动键、记时调整键、正记时预置键、倒记时预置键、电源输入插头、负载插孔,其主要技术在于:微电脑处理器芯片,为中央处理器,微电脑处理器芯片的引出控制脚,连接有显示窗,微电脑处理器芯片的另一脚,通过电路连接驱动电路,驱动电路的一端,通过电路连接继电器,在继电器的两端,通过电路连接电源启动按键,同时连接电源输入插头,继电器的另一端,同时连接直流转换器,交直流转换器的一端,通过电路连接在微电脑处理器芯片的控制脚上,记时启动键、记时调整键、正记时预置键、倒记时预置键,通过电路分别连接在微电脑处理器芯片的引出的控制脚上,在继电器的端脚上,通过线路连接有电源输出插座和负载插孔。
所述的在继电器的两端,通过电路连接电源启动按键,因为继电器内的接触点处开路状态,按下电源启动按键,驱动电路导通,继电器内的接触点闭合,整个电路开始工作。
所述的微电脑处理器芯片,为整个电路的核心元器件,记时启动键、记时调整键、正记时预置键、倒记时预置键所输入的信号,由微电脑处理器芯片的记忆电路所发出指令引导整个电路的准确工作。
所述的显示窗,是反映记时调整键、正记时预置键、倒记时预置键,预置情况而设置的目测窗口。
所述的负载插孔,是当给手机电池充电或圆柱电池充电时,将充电器负载连接线另配置的插头,插入负载插孔内,避免电池内储存的电,通过充电器内的元器件回流放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小型便携、性能可靠;(2)使用寿命长、应用广泛;(3)正、倒记时时间在24小时范围内可随意设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数显计时定时电源插座方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在图中:显示窗1、微电脑处理器芯片2、交直流转换器3、电源启动按键4、继电器5、电源输出插座6、驱动电路7、记时启动键8、记时调整键9、正记时预置键10、倒记时预置键11、电源输入插头12、负载插孔13。
其主要技术在于:微电脑处理器芯片2,为中央处理器,微电脑处理器芯片2的引出脚,连接有显示窗1,微电脑处理器芯片2的控制脚,还连接有驱动电路7,驱动电路7的一端,通过电路连接继电器5,在继电器5的两端,通过电路连接电源启动按键4,同时连接电源输入插头12,继电器5的另一端,同时连接交直流转换器3,交直流转换器3的一端,通过电路连接微电脑处理器芯片2的控制脚,记时启动键8、记时调整键9、正记时预置键10、倒记时预置键11,通过电路分别连接在微电脑处理器芯片2的引出的控制脚上,在继电器5的端脚上,通过线路连接有电源输出插座6和负载插孔13。
所述的电源启动按键4的一端,连接在继电器5与交直流转换器3的电路之间,继电器5与电源输入插头12之间,通过电路连接电源启动按键4的另一端。
所述的驱动电路7是通过电路连接在,微电脑处理器芯片2的引出控制脚上,驱动电路7,通过电路连接继电器5,继电器5,通过电路连接交直流转换器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光远,未经冯光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938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神经外科显微手术刀
- 下一篇:医用骨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