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预热式锅炉节能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93948.0 | 申请日: | 2009-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9064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发明(设计)人: | 吴正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正根 |
主分类号: | F22D1/00 | 分类号: | F22D1/00 |
代理公司: | 延边科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崔在吉 |
地址: | 133001吉林省延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热 锅炉 节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预热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预热式锅炉节能装置。
背景技术
锅炉是我国常用的一种热水工具,它容量大,便于大面积循环供暖或供热水,由于其容量大,所以需要大量的热能对锅炉进行加热才能满足供暖供热水的要求,如果直接用燃烧燃料的方式提供热能,不仅成本较高,而且容易造成自然能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了一种使用安全,卫生,能够充分利用废热水或闲置热水预热锅炉而达到节能环保作用的预热式锅炉节能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它包括箱体,所述的箱体上设有排气阀,箱体内设有迂回形加热管,迂回形加热管的两端分别在箱体的外侧上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出水管上设有循环泵,所述的箱体的侧面上还设有自来水进水管和补水管。
所述的进水管、出水管、自来水进水管、补水管上分别设有进水管阀门、出水管阀门、自来水进水管阀门、补水管阀门。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预热式锅炉节能装置具有如下优点:使用安全,卫生,能够充分利用废热水或闲置热水预热锅炉而达到节能环保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中,1、箱体,2、排气阀,3、迂回形加热管,4、进水管,5、出水管,6、循环泵,7、自来水进水管,8、补水管,9、进水管阀门,10、出水管阀门,11、自来水进水管阀门,12、补水管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预热式锅炉节能装置包括箱体1,所述的箱体1上设有排气阀2,箱体1内设有迂回形加热管3,迂回形加热管3的两端分别在箱体1的外侧上设有进水管4和出水管5,出水管5上设有循环泵6,所述的箱体1的侧面上还设有自来水进水管7和补水管8,所述的进水管4、出水管5、自来水进水管7、补水管8上分别设有进水管阀门9、出水管阀门10、自来水进水管阀门11、补水管阀门12。
具体使用时,首先把自来水进水管7管口与自来水水源连接好;补水管8管口与锅炉补水口连接好;进水管4管口与锅炉的排水管管口连接好;出水管5管口设在锅炉的进水口或下水道口上。然后打开自来水进水管阀门11,使自来水通过自来水进水管7进入箱体1内,箱体1内的水达到使用者需要的水位时,关掉自来水进水管阀门11,再打开进水管阀门9、出水管阀门10及循环泵6,使锅炉内的尚有温度的热水经过进水管4、迂回形加热管3、出水管5后再重新进入锅炉内或从下水道排掉,期间,水箱1内的水与迂回形加热管3内的热水进行热交换后可达到一定的水温。换热完毕,根据需求,或打开补水管阀门12,使水箱1内有了一定温度的水经过补水管8进入锅炉内进行补水,或打开补水管阀门12,使水箱1内有了一定温度的水经过补水管8进入锅炉内进行预热。由于进入锅炉内的水是具有一定温度的净水,所以比起原来直接加入自来水,再加热锅炉的工序相比,不仅省去了锅炉预热的麻烦,还可有效的节约能源。
本实用新型还可做为其他预热装置使用,如供浴池预热用。众所周知,浴池内的热水使用后变为具有较高温度的脏水,通常直接排掉,非常可惜。本实用新型为浴池预热时,首先把自来水进水管7管口与自来水水源连接好;补水管8管口与锅炉进水口连接好;进水管4管口与浴池的排水管管口连接好;出水管5管口设在下水道口上。然后打开自来水进水管阀门11,使自来水通过自来水进水管7进入箱体1内,箱体1内的水达到使用者需要的水位时,关掉自来水进水管阀门11,再打开进水管阀门9、出水管阀门10及循环泵6,使浴池内的脏热水经过进水管4、迂回形加热管3、出水管5后从下水道排掉,期间,水箱1内的水与迂回形加热管3内的脏热水进行热交换后可达到一定的水温。换热完毕,打开补水管阀门12,使水箱1内有了一定温度的水经过补水管8进入锅炉内,通过锅炉进一步加热后再放入浴池内使用。由于进入锅炉内的水是具有一定温度的净水,所以比起原来直接加热锅炉供浴池用水的工序相比,不仅省去了锅炉预热的麻烦,还可有效的节约能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正根,未经吴正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939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式桩柱钢护筒
- 下一篇:一种数字式电容触控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