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锚式金属基础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94492.X | 申请日: | 200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60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刘洪义;张显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E02D27/42 | 分类号: | E02D27/42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余岩 |
地址: | 130021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锚式 金属 基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各电压等级的直流或交流送电线路铁塔的基础领域。
背景技术
送电线路中基础设计必须坚持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原则,根据线路地形、施工条件、岩土工程勘察资料,综合考虑基础型式和设计方案,使基础设计达到安全、经济合理的目的。
杆塔基础作为架空输电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造价、工期和劳动消耗量在整个线路工程中占很大比重。据有关资料统计:在一般架空输电线路工程建设中,基础工期约占整个工程工期的一半,基础运输量约占60%,费用约占本体造价的15%~35%,在特殊地基条件下基础造价费用所占的比例还会更高。由此可见,为了减少输变电工程杆塔基础的混凝土和钢筋用量,降低工程建设费用,因地制宜地选用科学与合理的基础型式和施工工艺势在必行。
在高山大岭的山区由于受交通条件的影响,混凝土浇注时符合质量要求的水源难以保证,砂、石、水泥等基础材料的运输也极为艰难,并且以往山区线路的铁塔基础,无论原状土基础还是大开挖型基础基本都是单塔腿单基坑,较大的基坑需要放坡的土体也多,开方量相对较大,而对于送电线路中普通的岩石锚杆基础一般要求岩石裸露出地面且对整体性要求较高,从工程结果来看符合这种地质条件的塔位一般较少,因为接近地面的岩石风化程度往往较高且节理裂隙太大,这些都限制了普通岩石基础的大量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分锚式金属基础,能够充分利用原状土地基承载力高、变形小的良好工程力学性能,满足工程建设的环境保护要求、节约材料量、便于运输、方便施工,从而降低工程建设费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锚式金属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三脚支架、锚筋,顶板连接三脚支架,三脚支架连接锚筋。
三脚支架包括三个角钢、钢筋混凝土垫块及底板,角钢通过靴板与底板连接,底板设于钢筋混凝土垫块上面且二者开有同心孔,与同心孔相对应的靴板底部开有凹槽。
本基础型式采用一个基础多个微型基坑的方案,每个基坑都开挖掉地面表层风化严重的岩石或土层,用结构稳定的三脚支架取代普通基础主柱,并通过顶板与上部铁塔塔腿相连接,其开方量少,运输单件轻,施工工艺简单,对自然地面影响小,对环境的保护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本基础各部件间受力明确,结构简单,各锚筋工作相对独立,结合地形、地貌设计顶端高程不等的锚杆,可大量应用于广泛的高山大岭地区。经分析计算与试验验证,锚筋与砂浆、砂浆与岩石之间的粘结力可很好地传递和抵抗上拔等载荷,预制的钢筋混凝土垫块可分散基础下压力,利用岩石下压承载力高的特点很好地抵抗下压等载荷,满足工程建设的环境保护要求,节约材料量,降低工程建设费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沿图1中1-1线的剖视图;
图3是沿图1中2-2线的剖视图;
图4是沿图1中3-3线的剖视图;
图5是沿图1中4-4线的剖视图;
图6是靴板8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靴板9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靴板10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2、3、4、5、6、7、8,顶板1通过焊接其下的立板2、3、4与角钢5、6、7螺栓相联,底板11通过焊接其上的靴板8、9、10与角钢5、6、7相连;锚筋13上端穿过预制的钢筋混凝土垫块12和底板11的中间圆孔通过螺帽与底板11相连,锚孔14之内为高强度水泥砂浆,15是基坑,16是地面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未经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9449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型组合股骨柄
- 下一篇:一种清除牙结石的工具套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