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离子电池卷绕机集尘连接工装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95862.1 | 申请日: | 2009-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7917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0 |
发明(设计)人: | 毛妮佳;张令华;衣思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38 | 分类号: | H01M10/38;A47L9/2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闫俊芬 |
地址: | 300384***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卷绕 集尘 连接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卷绕机集尘连接工装,尤其是一种锂离子电池卷绕机集尘连接工装。
背景技术
目前在锂离子电池生产过程中,根据技术要求的需要对卷绕过程进行集尘,采用的是吸尘器与卷绕机直接连接的方式,此种连接方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吸尘器的集尘管与卷绕机的管道插口直径不匹配,吸尘器集尘管的直径小于卷绕机管道插口的直径,当集尘管接头插入集尘插口后存在缝隙,导致吸尘器在集尘过程中集尘气流会因存在的缝隙而外泄,无法起到有效集尘的作用;
2、由于吸尘器集尘管直径小,当插入卷绕机的管道插口后会因吸尘器集尘管的重力作用而碰撞到卷绕机的管道插口的边沿,从而磨损了集尘管及管道插口,降低了吸尘器集尘管的使用寿命。
由于锂离子电池在卷绕进行的过程中需要完成集尘操作,所以需要一种专用的卷绕机集尘连接工装,采用它连接吸尘器和卷绕机,从而起到卷绕机集尘的作用,有效保证电池的产品质量,降低电池的短路率、自放电率,提升电池的安全性能及电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卷绕机集尘连接工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锂离子电池卷绕机集尘连接工装,是具有套筒上端和套筒下端的空心套筒,套筒上端外径与卷绕机管道插口的内径相同,套筒下端内径与吸尘器集尘管的外径相同。
优选的,上述锂离子电池卷绕机集尘连接工装,空心套筒为阶梯形状。
优选的,上述锂离子电池卷绕机集尘连接工装,空心套筒的内腔呈楔形,其套筒内腔锥度与吸尘器集尘管的锥度相同。
优选的,上述锂离子电池卷绕机集尘连接工装,空心套筒的套筒内腔锥度为1.5°。
优选的,上述锂离子电池卷绕机集尘连接工装,套筒下端外径比套筒上端外径长。
优选的,上述锂离子电池卷绕机集尘连接工装,套筒下端外径比套筒上端外径长出的长度与套筒下端厚度的比值为2∶1
优选的,上述锂离子电池卷绕机集尘连接工装,套筒下端外径比套筒上端外径长10mm,且套筒下端厚度为5mm。
优选的,上述锂离子电池卷绕机集尘连接工装,连接工装的制备材料包括但不限于PP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上述锂离子电池卷绕机集尘连接工装将卷绕机管道与吸尘器集尘管相连接,消除了原有卷绕机管道与吸尘器集尘管之间产生的缝隙,阻止了集尘气流的外泄,实现了卷绕过程中有效集尘的目的;
2、安装上述锂离子电池卷绕机集尘连接工装后,吸尘器集尘管与所述连接工装之间为面接触,消除了原有吸尘器集尘管与卷绕机管道之间的磨损,有效提升了吸尘器集尘管的使用寿命;
3、有效降低了电池的短路率、自放电率,提升电池的各项性能;
4、工装采用PP材质,耐磨损性强,承重效果好,使用寿命长;
5、安装方便快捷,投入成本低,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锂离子电池的卷绕机集尘。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锂离子电池卷绕机集尘连接工装实施例俯视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锂离子电池卷绕机集尘连接工装实施例A-A剖视图。
图中:1-套筒上端 2-套筒上端外径 3-套筒下端
4-套筒下端内径 5-套筒下端外径
α-套筒内腔锥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现结合附图1、附图2进行详细阐述:
一种锂离子电池卷绕机集尘连接工装,是具有套筒上端1和套筒下端3的PP材质的空心套筒,套筒上端外径2与卷绕机管道插口的内径相同,套筒下端内径4与吸尘器集尘管的外径相同;空心套筒为阶梯形状,其内腔呈楔形,套筒内腔锥度α为1.5°;套筒下端外径5比套筒上端外径2长10mm,套筒下端3厚度为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958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