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四立柱预应力立式矫直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95890.3 | 申请日: | 2009-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645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凤臣;刘焕利;范业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赛瑞机器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10 | 分类号: | B21D3/1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崔继民 |
地址: | 300301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柱 预应力 立式 矫直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压力矫直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四立柱预应力立式矫直机。
背景技术
在棒材制造业,由于加工、热处理等过程中棒材可能产生弯曲变形,当棒材变形超过一定程度后,无法加工成产品而造成报废,所以要对经加工、热处理后的棒材进行矫直处理。目前,立式压力矫直机机架一般是采用C形开式结构和门形闭式结构,具体地说,C形开式结构的机架随具有较大的操作空间、调节支点距、开距和观测压弯位置及便于操作等优势,但机架刚性较低,不适合大断面工件的矫直工作。在大断面工件矫直时需要较大工作台面,虽然可用C形机架,但由于立柱受到很大弯矩作用力,导致操作极不安全。而门式机架具有很好的刚性,其机架的立柱或立板受到的是拉力作用,强度得到很大改善。
压力矫直机是利用反复弯曲并逐渐减小压弯挠度方法达到矫直目的的设备。压力矫直机的工作原理是将带有原始弯曲的工件支承在工作台的两个活动支点之间用压头对准最弯部位进行反向压弯的。当压弯量与工件弹复量相等时,压头撤回后工件的弯曲部位变直。如此进行,工件各弯曲部位必将全部变直从而达到矫直的目的。当然凭经验设定的压弯量很难准确的与工件的弹复量相等。通常靠人的感官和经验确定压弯量时,常需3次以上的修正工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操作安全、在提供较大矫直力的同时,能对工件弯曲挠度随时进行检测的四立柱预应力立式矫直机。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四立柱预应力立式矫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矫直机主机、安装在矫直机主机一侧的进料系统和另一侧的出料系统、通过管路与主机连接的液压控制系统和通过导线与主机连接的电气控制系统;所述主机是由底座、上横梁、支撑套通过四立柱和锁紧螺母连接构成框架式结构,在上横梁上安装有主液压缸和回程缸,主液压缸和回程缸下端分别连接与四立柱套装的动梁,主液压缸上部设有充液箱,在靠近动梁一端部装有换向装置,动梁中心位置安装有与主液压缸对中的压力头,所述底座中心处设有挠度检测装置,底座上平面位置上安装有砧座支撑;所述进料系统和出料系统分别包括小车轨道和置于小车轨道上的送料小车。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所述送料小车包括:小车车架、安装在小车车架上的行走电机和导向柱,在小车车架上安装有减速电机,减速电机通过联轴器连接螺旋升降机,旋转装置安装在四根导向柱上,导向柱中间连接有螺旋升降机。
所述主液压缸为柱塞缸结构,主液压缸与动梁的连接为球面连接结构。
所述回程缸活塞杆与动梁的连接为球面连接结构。
所述旋转装置是由减速电机、链条、对心轮、对心轮支架构成,具体结构为在对心轮支架上安装有通过减速电机和链条带动旋转的一对对心轮。
在所述底座上平面位置上安装有两个V形砧座支撑,两V形砧座支撑之间设有可调节的间距。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本压力矫直机采用四立柱预应力机架结构,既能提供较大的矫直力,可矫直φ170-φ480范围的棒类产品,充分发挥本机的压制能力;由于在底座中心处设有挠度检测装置,可同时能检测芯棒的原始弯曲挠度δ0,通过计算机算出矫直所需的压弯量后,进行自动矫直和手动矫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当矫直时主液压缸和回程缸将压力通过动梁传到压力头上,通过球面连接可避免动梁受力变形影响主液压缸正常工作,且主液压缸的中心位置与压力头重合,并在四立柱中心上,矫直完成后由回程缸将动梁拉回。本实用新型能通过送料小车对心轮旋转带动棒材旋转,通过送料小车的行走检测出棒材的原始弯曲挠度,使本机的矫直加工更加容易,避免多次的修正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压力矫直机主机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
图5是图3的B-B剖视图;
图6是图3的C-C剖视图;
图7是图3的D-D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送料小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俯视图;
图10是图8的E-E剖视图;
图11是图8的F-F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赛瑞机器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天津赛瑞机器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958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