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械式转经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95935.7 | 申请日: | 2009-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98822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慧莹;李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海鸥表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33/00 | 分类号: | A47G33/00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宝兰 |
地址: | 300074***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械式 转经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经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可随身携带的能够匀速旋转的机械式转经轮。
背景技术
在宗教文化中,转经轮使用普遍,一般多为使用者手动旋转转经轮,目前出现有电动转经轮,电动转经轮需要有供电系统才能使转经轮转动,这种电动转经轮解决了需要人为手动转动转经轮的问题,但是需要电力支持,同时体积也会较大,不方便随身携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已有转经轮体积较大,不便于随身携带,并且需要不断供电的缺点;提供一种体积小巧、能随身携带、无需供电就能够长时间匀速转动的机械式转经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械式转经轮,包括上条部、原动部、传动部、擒纵调速部和输出部;所述上条部、原动组件、传动部、擒纵调速部和输出部依次连接。
所述上条部包括:上条介轮部件、上条棘轮和上条轮部件,所述上条介轮部件分别与上条棘轮和上条轮部件相连接;所述传动部包括:二轮部件、三轮部件、四轮部件和介轮部件,所述二轮部件、三轮部件、四轮部件和介轮部件依次连接;所述擒纵调速部包括:擒纵轮部件、擒纵叉部件和调速组件,所述擒纵轮部件与四轮部件连接,所述输出部为转轮轴,所述原动部为原动组件。
所述二轮部件由二轮片和二齿轴组成且压合成一体结构,所述原动组件与二齿轴啮合;所述三轮部件由三轮片与三齿轴组成且压合成一体结构,所述二轮片与三齿轴啮合;所述四轮部件由四轮片与四齿轴组成且压合成一体结构,所述三轮片与四齿轴啮合;所述擒纵轮部件由擒纵轮片与擒纵齿轴组成且压合成一体结构,所述四轮片与擒纵齿轴啮合,擒纵轮片又与擒纵叉部件相互作用,形成过步,所述调速组件与擒纵叉部件相互作用;所述介轮部件由介轮片和介齿轴组成且压合成一体结构,所述四轮片与介齿轴啮合;所述介轮片与转轮轴啮合,从而使转轮轴匀速输出。
所述上条棘轮的中心孔为方孔与原动组件中的条轴上的方榫相适配。
所述传动部的齿轮传输级数为二级或二级以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样式新颖、体积小、重量轻,便于使用者随身携带,无需供电可长时间匀速旋转的转经轮。
附图说明
图1是上条介轮部件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机械式转经轮机芯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机械式转经轮机芯轴向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机械式转经轮机芯的立体图。
图中:
1.原动组件 2.二轮部件 2a.二轮片
2b.二齿轴 3.三轮部件 3a.三轮片
3b.三齿轴 4.四轮部件 4a.四轮片
4b.四齿轴 5.介轮部件 5a.介轮片
5b.介齿轴 6.转轮轴 7.擒纵轮部件
7a.擒纵轮片 7b.擒纵齿轴 8.擒纵叉部件
9.调速组件 10.上条介轮部件 10a.上条介轮
10b.上条跨轮 10c.上条介轮轴 11.上条棘轮
12.上条轮部件 12a.上条轮 12b.上条轮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机械式转经轮,包括上条部、原动组件1、传动部、擒纵调速部及输出部组成,所述上条部包括:上条介轮部件10、上条棘轮11和上条轮部件12,所述上条介轮部件10分别与上条棘轮11和上条轮部件12相连接;所述传动部包括:二轮部件2、三轮部件3、四轮部件4和介轮部件5,所述二轮部件2、三轮部件3、四轮部件4、介轮部件5依次连接;所述擒纵调速部包括:擒纵轮部件7、擒纵叉部件8和调速组件9,所述擒纵轮部件7与四轮部件4连接,所述输出部为转轮轴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海鸥表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海鸥表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959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血气针用针垫盒
- 下一篇:用于天线单元的阻抗和负载相位的补偿的设备